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6月15日16時48分,徐州市豐縣創新幼兒園大門外東側發生爆炸事件,截至當日23時,爆炸造成8人死亡,65人受傷,其中8人重傷。事件發生后,消息在各大新聞平臺及社交媒體擴散,牽動著全徐州乃至全國人民的心。
15日17時50分左右,徐醫附院接到豐縣人民醫院請求醫療援助的電話,立刻組織胸心外科、神經外科、燒傷整形科、眼科、兒外科、重癥醫學科等與外傷救治相關的科室專家共7人,于半小時內奔赴豐縣,分別前往豐縣人民醫院及豐縣中醫院投入會診、手術等救治工作。
徐州醫科大學副校長、徐醫附院院長徐開林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前往豐縣,連夜協調傷員救治工作,截至16日上午10點,還在從豐縣回院的路上。徐醫附院副院長金培生則自事件發生時起,一直守在醫院,通宵忙碌。
16日一早,徐醫附院又組織了耳鼻喉科、神經外科的3位專家趕赴豐縣。
徐醫附院醫務處處長楊煜接受采訪時表示,接到消息后,徐醫附院立刻投入到接收傷員的準備工作,相關臨床科室專家及手術室醫護人員一直留院待命;急診室、急診ICU、病區ICU均盡力協調現有病人,為轉運傷員空出床位,隨時準備投入救治工作;醫務處、護理部、院辦、外聯部、宣傳科、保衛處等職能部門負責人也是自發留在醫院,做好現場調度和秩序維護工作。
在豐縣方面往市區轉運傷員的過程中,徐醫附院醫護人員一直與轉運工作人員保持聯系,隨時了解傷員位置、傷勢情況、病情變化,并根據了解到的情況提前做好檢查準備工作,安排相關科室醫護人員時刻候命。
第一位傷員被送達徐醫附院
15日晚10時20分左右,第一位傷員被送達徐醫附院,此時徐醫附院已全面做好人員準備和物資儲備工作,藥物、血液供應充足,立刻投入到救治工作中。截至16日13時,徐醫附院已接收傷員9人,均為30至60歲的女性。
楊煜處長表示,徐醫附院接收的傷員大部分為燒傷、顱腦外傷患者,部分合并氣道損害、肺部損傷,其中8位收入ICU,1位收入神經外科,截至16日上午采訪時,9位傷員生命體征相對平穩。
為更好地開展救治工作,徐醫附院在短時間內建立了三級救治體系——首先,成立傷員救治領導小組,以徐開林院長為組長,全面協調傷員救治工作;其次,在醫院層面成立專家救治小組,相關臨床科室約30位專家參與其中,各科室聯合開展診療;最后,針對每一位傷員的不同傷情,分別成立治療小組,隨時監控病情變化。據悉,另有江蘇省人民醫院7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以及北京的3位專家,在趕赴徐醫附院的路上。
·突發事件中的徐醫附院人
采訪中,忙碌了整夜沒合眼的楊煜處長略顯疲憊,在緊張而繁重的救治和協調工作中,他一次次被徐醫附院人的奉獻精神感動和鼓舞著……
15日下午,急救中心主任許鐵、副主任燕憲亮在事件發生時正在南京出差,接到消息后,立刻啟程返徐,在第一位傷員送達徐醫附院前,他們就已經在急救中心妥善協調好了各項工作;
兒科醫院院長王軍主任,在得知爆炸發生在幼兒園附近時,立刻組織協調出兒科ICU床位,時刻準備投入到患兒救治工作中;
重癥醫學科
重癥醫學科主任趙文靜在接到醫院要求返院待命的電話時,得知同時需要胸心外科的專家參與救援,當即表示“不要叫別人了,我和王國祥(徐醫附院胸心外科主任,趙文靜主任的丈夫)立刻回醫院”;
創傷外科姚愛明主任,平時血壓偏高,仍在醫院堅持參與救治工作直到后半夜,而他第二天(16日)還有7臺手術要做;
眼科主任李明新,得到通知后立刻協調值班醫生、組織科室專家,連夜為傷員開展2臺手術,凌晨又從家里趕到醫院診察新轉運過來的傷員,而李主任16日白天也是有手術要做;
穆春雷主任
神經外科穆春雷主任,在看到新聞消息后,在醫院發出通知前,即自發駕車前往豐縣人民醫院參與救治工作,到達后立即參與到一臺神經外科手術中……
如此事例無法一一例數,徐醫附院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突發事件中展現無遺,這是徐醫附院作為區域醫療龍頭的擔當,是一所百廿老院與這座城市的血脈相連。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