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大醫院“一號難求”,小醫院門庭冷落,這種就醫診療現象將會逐漸發生改變。為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形成科學合理的就醫秩序,逐步建立分級診療制度,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我市近日出臺的《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實施方案》,把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加強城鄉基層機構建設。加強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創造條件。在全面達到國家基本標準的基礎上,2017年,85%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達到省定標準,50%以上鄉鎮衛生院、10%左右的村衛生室分別達到省級示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標準;85%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省定標準。
加強基層人才培養。通過定向培養、在職教育、務實進修、規范化培訓等多種途徑,為基層培養一批能承擔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及下轉患者接續醫療、康復醫療的專業醫護人員,全面提高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隊伍素質。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使城鄉每萬居民有3名以上的全科醫生,每個村衛生室至少配備1名執業(助理)醫師。鼓勵醫師優先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點執業,使群眾就近享受到較高水平醫療服務。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適當提高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收入水平,加大獎勵性績效工資占比,收入分配重點向關鍵崗位、業務骨干和作出突出貢獻的工作人員傾斜,合理拉開收入差距,真正體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探索建立城市三級醫院、縣級醫院新進人員在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后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制度。通過制定優惠政策措施,暢通城市三級醫院、縣級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雙向流通渠道。有條件的地區實行區域內編制總量管理,統籌調劑使用。
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功能。提升鄉鎮衛生院急診搶救、二級以下常規手術、正常分娩等醫療服務能力。繼續開展鄉鎮衛生院創建二級綜合醫院服務能力建設,組織實施鄉鎮衛生院特色科室建設計劃,對省每年遴選出的城鄉基層一級醫療衛生機構(含社會辦基層一級醫療衛生機構)特色臨床科室重點支持,努力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積極創造條件,開展與其功能定位相適應的醫療衛生服務,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不斷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到2017年,提供中醫藥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占同類機構之比分別為95%、95%、90%、90%;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量占同類機構診療總量比例達30%以上。
加強縣級醫院服務能力建設。全面實施并積極推進縣級醫院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貫徹落實省有關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吸引高層次人才到縣級醫院就業。按照省統一部署組織實施縣級醫院骨干醫師培訓計劃,培養一批技術骨干和科室帶頭人。加強縣域醫院臨床專科建設,重點加強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相關專業及急診急救、重癥醫學、血液凈化、兒科、傳染病、精神病等臨床專科建設,對省從每所縣域醫院(包括人民醫院、中醫院、非營利性非公立醫院)各遴選的5個左右專科重點扶持。具備能力的縣級醫院,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按照有關醫療技術管理規范要求開展相應的醫療技術項目。
深化城鄉醫療機構對口支援工作。落實三級公立醫院公益責任和功能定位,重點提升疑難復雜疾病診治能力和危急重癥救治能力;三級中醫院應積極引進現代科學技術并與中醫藥技術相結合,提高急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的中醫診療水平。三級公立醫院要充分發揮區域輻射和帶動作用,推動優質資源和人才下沉。繼續組織實施城市醫院醫務人員晉升職稱前到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制度。深化對口支援幫扶,以技術、管理、服務為重點,拓展對口支援內容,向下輪派醫務人員和管理人員,增強對口支援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持續性。實施鄉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師到上級醫院務實進修計劃。2017年,全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二、三級醫院建立穩定的技術幫扶和分工協作關系。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