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 與“藍天”密切相關的PM2.5指數,一直備受公眾關注。上半年全省13個省轄市PM2.5濃度及降幅情況已經出爐,我市超額完成“國考”削減指標。根據省大氣辦的統計結果顯示,2015年1—6月,徐州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的天數為99天,優良率54.7%,較去年同期增加8天。
去年,我國首次開啟大氣“國考”。根據考核要求,當年江蘇PM2.5年均濃度與2013年的基準數相比,必須下降2%,才能“及格”。未通過年度考核地區,國家不僅要限批項目,還要加大問責力度。因此,從2013年開始,我市連續三年把“天更藍計劃”列為全市“五大行動計劃”,圍繞“七大工程”,鐵腕治污,重拳治霾,環境空氣質量實現穩步提升。
根據省環境監測中心空氣質量指數(AQI)統計結果,2014年我市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的天數為238天,優良率為65.2%,較去年增加46天,增幅居全省第一。2015年1—6月,徐州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的天數為99天,優良率54.7%。
徐州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資源枯竭型城市,傳統產業占比較大,在煤煙污染、建筑揚塵、工業大氣污染以及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尾氣排放明顯增大的情況下,我市要實現PM2.5濃度的下降實非易事。
為此,我市不斷總結經驗、創新舉措,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做法,如堅持部門聯動、齊抓共管;市政府堅持每月召開一次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堅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十日報”;堅持開展環保人員駐廠監管等。同時,采取了一系列大氣污染防治舉措,如加快產業結構提檔升級,有序淘汰落后產能;實施主城區工業企業退城入園;規范建筑、拆遷等施工工地和道路揚塵污染治理;大力發展新能源車型等。
下一步,我市還將增設監測設施,推進重點化工園區的大氣污染監測監控系統建設,實時監控園區大氣環境質量及重點企業特征污染物排放情況。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