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綜合消息:徐州日報今天在重要位置刊發徐州衛生工作新聞,全文如下:
3月13日,徐州市衛生局公布今年全市衛生工作主要任務。圍繞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和構建區域性醫療中心,將重點實施五項工程——群眾就醫保障工程、醫療中心打造工程、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公共衛生提升工程、衛生行風優化工程。
就醫保障工程: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新農合籌資標準今年提高到300元以上,其中各級政府財政補助標準不低于240元,縣外住院比例控制在15%左右,住院費用增幅控制在5%以內,住院政策補償比提高到75%,最高支付限額達到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倍以上。同時,以縣為單位參合率繼續穩定在95%以上,積極推進住院統籌和門診統籌相結合的保障模式,結合臨床路徑管理,完善門診總額預付和住院按病種付費等支付方式的改革。全面開展重大疾病保障,確保符合救治條件的人員100%納入保障范圍。
2012年,在目前所有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均實施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的基礎上,我市將繼續完善基本藥物制度,重點放在推進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按規定比例優先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其中,二級綜合醫院基本藥物品種數占基本藥物目錄(含省增補藥物)總數的比例不少于80%,三級綜合醫院不少于70%。
醫療衛生強基工程: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
作為2012年市為民辦實事工程之一,今年年內,衛生局將確保完成主城區27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提檔升級改造工程,力爭創建成1個國家級示范、2個省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加強全科服務團隊和家庭責任醫生隊伍建設,在全市35%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啟動實施家庭責任醫生制度,居民在社區門急診比例力爭達到45%以上,門診均次費用比三級醫院低50%以上,社區預防保健服務比例達到85%以上。
繼續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行院長負責制,完善績效工資分配辦法。開展示范鄉鎮衛生院和標準化衛生室創建活動,力爭建成7個省級示范衛生院和1家農民健康工程先進縣。
同時,加快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通過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為基礎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和以電子病歷為基礎的醫院信息系統建設,完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功能。
醫療中心打造工程:積極打造衛生強市
今年,我市將引進1所高水平、高質量的股份制醫院,繼續加快推進市中心醫院新城區分院、市第一人民醫院遷建、徐醫附院東院建設等工程,完善城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
公立醫院改革依然是醫改重頭戲。衛生局要求市腫瘤醫院、睢寧縣人民醫院穩步推進人事、編制、分配、價格、支付制度、監管等綜合改革,鼓勵縣級醫院與鄉鎮衛生院開展多種形式的協作、合作。加快建立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合作機制,逐步實現基層首診、分級醫療、雙向轉診、急慢分治的格局。為振興中醫藥事業,今年我市將完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中醫科建設評估驗收工作,推進縣級中醫院等級創建。
今年,我市將做實做細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加強督查評估和績效考評工作,確保完成10大類41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7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年度任務,爭取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60%以上。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準備和處置工作,開展市、縣120與省急救醫療指揮中心試點聯網工作。同時繼續實施“母嬰保健工程”,加強婦幼保健機構網絡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婦幼保健服務質量控制。
2012年,我市啟動開展國家級衛生城創建工作,新創不少于3個省級衛生鎮和50個省級衛生村。努力完成12萬戶次的改廁工作任務,力爭全市城鄉居民健康素養綜合水平再提高1-3百分點。
衛生行風優化工程:懲治和預防腐敗
今年,全市將進一步弘揚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加強衛生系統黨風廉政和行風建設,強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積極開展百姓服務“零障礙”工作,提高機關辦事效能和衛生服務質量。同時,加強衛生法制化建設,強化安全責任追究,抓好衛生信訪工作,加強衛生新聞宣傳工作,為衛生改革發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