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重點專科:2018年,徐醫附院實施高質量轉型發展戰略,結合醫院實際,不斷改革創新,運用國際視野不斷尋求突破,通過國際化的推進,力求在國家區域醫療布局方面作出應有的貢獻。
2019年3月,高質量轉型助力徐醫附院在艾力彼中國頂級醫院百強排行榜中再進位。艾力彼醫院管理中心發布《2018屆地級城市醫院專科30強排行榜》,對全國地級城市醫院和專科醫院的16個學(專)科進行排名,徐醫附院16個專科全部位居前10名,泌尿外科就在其中。
據介紹,作為全省較早開展泌尿外科臨床學科的單位之一,徐醫附院泌尿外科歷經40多年發展,不斷凝練學科特色,順應醫院高質量轉型要求,推進臨床“專科化”發展,致力于把一個個亞專科“做專”“做精”,從而實現“科有特色、人有專長”。
那么,徐醫附院泌尿外科是怎樣排兵布陣、在轉型中發展的呢?日前,記者采訪了該科主任王軍起。
“高質量轉型”戰略促學科發展脫胎換骨
“從規模發展到高質量發展,于醫院而言,是一次深層次的轉型;于科室而言,則是脫胎換骨的變革。學科建設始終是醫院發展的主旋律,是醫院提升醫療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證。徐醫附院提出高質量轉型,促進了學科發展的同時,推動了各臨床專科化的發展。”王軍起主任告訴記者。
成立于1975年的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泌尿外科,經過40多年的發展,附設碎石中心、男科疾病診治中心、尿動力學檢查中心、內鏡室、臨床研究室、基礎研究室。現為江蘇省重點專科和徐州市重點學科,也是江蘇省臨床醫學重點學科培育點單位。2005年泌尿外科獲得國家藥品臨床試驗資格,2006年獲得江蘇省臨床醫學領域唯一一個“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稱號。
作為江蘇省較早開展泌尿外科工作的單位之一,俆醫附院泌尿外科也是蘇北地區心臟停跳供腎移植單位。目前,科室年門診量約80000人次,手術達5500臺次,4級手術率為40%。可開展微創手術:前列腺電切術、膀胱腫瘤電切術,輸尿管鏡、經皮腎鏡治療泌尿系結石、腹腔鏡手術等。目前開展的微創臨床技術項目覆蓋了本專業所有領域。
“過去泌尿外科和醫院的其他科室一樣,是以醫療組的形式開展臨床工作的。這種模式在規模發展的框架下是適用的。但醫療技術發展到今天,一個醫生想成為通才,僅僅對專業領域廣而不精,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科發展的需要。醫生想得到更大的發展,必須要有專長。”徐醫附院泌尿外科主任王軍起對泌尿外科的轉型發展頗有想法。

科室查房
排兵布陣亞專科,“專注+堅持”守陣地
為了推進泌尿外科轉型,王主任多次到國內外頂尖醫院的泌尿外科調研取經,結合本科室自身的特點重新排兵布陣,做好學科建設,并對整個泌尿外科進行亞專科團隊改造。
如何做好學科建設?王軍起認為,首先要凝練自己學科的特色,假如沒有一個學科特色凝練出來,全部是一盤散沙打出去,是形成不了一個拳頭的,所以泌尿外科把幾個亞專科凝練成了幾個方向,做他們特色的東西。其次是專注在一個方向并進行積累,“專注+ 堅持”,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水到渠成。
為此,泌尿外科采取“群狼”政策和全方位包抄的策略,將臨床細分為泌尿系統腫瘤、前列腺疾病、結石病、男科門診(專病)、女性泌尿外科等五個亞專科方向。
“從綜合實力能力上來講,泌尿外科的專家每個人都實力不凡,能夠獨當一面。但是亞專科的細分,則要根據人才梯隊的現狀,發掘各自所長。”王主任說,從專家的全面開花轉變為向某一個方向的精深發展,需要醫生有所舍棄,從而專門從事精而深的研究。
王軍起認為,亞專科團隊建設的初衷就是解決守好各自陣地同時把控整盤棋的問題,最終形成彼此互補的特色亞專科,避免形同虛設。
精耕細作亞專科,解決“找誰看病”難題
在泌尿外科的患者中,泌尿系統腫瘤占據了相當比例。針對泌尿系統腫瘤的亞專科團隊,集中力量對這一領域進行從早期篩查、診斷、手術乃至術后并發癥等全流程的深耕。

泌尿外科手術
王主任表示:“對于臨床醫生,主要方向有兩個:第一是診斷,怎么把疾病再診斷得早一點。第二是治療,怎么把治療做得更簡單一點,并發癥再少一點,更安全一點,讓別人更容易學一點,這就是創新。”
對于泌尿外科腫瘤的切除,王軍起對亞專科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前列腺癌、膀胱腫瘤等等,這些影響身體機能的器官腫瘤不僅要切除干凈,更要進行組織重建,將功能保護好。”王軍起主任說,目前,泌尿系統腫瘤高發,但患者篩查意識卻不強,如何預防是亞專科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泌尿外科將進一步做好早期篩查向前推的工作,聯合基層醫院、體檢中心,推行快速血檢篩查,從而達到早發現早治療的目的。
徐州是腎結石的高發地區,泌尿外科專門開設了結石病亞專科。在王軍起看來,技術不是為了開展而開展,而是因為患者的需要才開展的。因此,對患者最有利才是最重要的。為了方便患者就診,泌尿外科針對一些方便快捷的手術方式,推行了日間手術服務,日間手術門診有專門的泌尿外科醫生坐診,經過專業評估,需要做手術的患者經過簡單必要的檢查,當天就可以完成手術回家,大大方便了患者。
此外,前列腺疾病、男科門診(專病)、女性泌尿外科等亞專科的開設,更加細化了疾病的分類,讓患者看病一目了然,從根本上解決了“找誰看病”的難題。
術業專攻搭平臺,健全人才促發展
“亞專科團隊建設最大的經驗是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他們相對獨立,運轉得很好。”王主任表示,泌尿外科目前已形成了完備的亞專科團隊,各團隊有帶頭人,有骨干,有新兵。
“根據醫生不同的年資、不同的興趣點,組合成不同的研究方向,和臨床相結合,滿足不同梯隊的人。有的人擅長做臨床,有的人擅長做科研,彼此結合起來,一起把事情做好。”王主任說,“群狼”時代,少了“獅子王”坐鎮,年輕醫生的成長明顯快了很多,而且有機會選擇自己喜歡的領域進行“精耕”。

病例討論
王軍起非常重視年輕醫生的培養,他常常對科室亞專科帶頭人講,你們應該到外面去打開視野,到國內、國際上去爭取機會,把科室里的機會讓給年輕人。因此他鼓勵醫生敢想敢做,想學某個亞專科,就派他去學習,哪家醫院做得好就去哪家醫院。與此同時,為了培養更加全面的復合型管理人才,泌尿外科給年輕骨干醫生提供了更多的鍛煉機會,設置了“住院總”崗位,一年一換。
術業有專攻,為了促進科室的整體發展,“掌門人”王軍起根據科室成員的個人特長,明確了每個醫生的發展方向。目前,科室有人擅治泌尿生殖系統腫瘤,有人在男性學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有人擅長尿路功能疾病及前列腺增生癥的治療,有人在尿石癥的微創外科治療具有豐富經驗,有人擅長腎上腺疾病的治療,而有人則在顯微鏡下精索靜脈曲張的治療上有“獨門秘籍”。團隊里的每個人都能獨立開展不同手術,同時,大家還保持良好的團隊合作習慣。
泌尿外科以亞專科建設為載體,搭建人才梯隊成長的新平臺,激勵優秀人才成為新平臺的骨干,激發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和創新性,并從亞專科選拔和培育骨干,促使其成為諳熟臨床、科研、教學和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同時,通過人才培養,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骨干和領軍人才,健全人才梯隊,促進亞專科的建設和發展。
“臨床+科研”將是未來醫院科室發展的“兩條腿”,缺一不可。提到泌尿外科的科研,不得不提的是泌尿外科研究室,它是江蘇省內泌尿領域最早建立的研究室,在腎癌生物治療、腎臟移植耐受、尿石癥成石病因研究方面省內領先、國內先進。近10年先后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5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863”子課題2項,衛生部課題1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省衛生廳、教育廳課題19項,累計科研經費1000余萬元。
據了解,泌尿外科近五年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20余篇,中華級醫學期刊50余篇。發表專著2部,申報專利9項,其中已授權批準2項。連續3年學科獲得江蘇省研究生創新課題;7名研究生獲得江蘇省優秀研究生畢業論文。先后獲中華醫學科技三等獎1項,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江蘇醫學二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徐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淮海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

優質護理
做強男性專科,助力生殖中心建設
生活中,家中的“頂梁柱”永遠不會被打倒,也從不會感到脆弱。然而,男性并非我們所認為的那樣強壯,甚至是身體上的“弱者”。越來越多的疾病正快步走向男性的身心健康。
未來,徐醫附院泌尿外科發展有一張“藍圖”,他們將依托徐州醫科大學及附院強大的平臺,大力發展泌尿外科亞專科,做強男性專科,從而助力醫院生殖中心的建設,努力打造淮海經濟區醫療技術領先的泌尿外科標桿。(文章來源于晨報)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