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重點專科:甲亢、甲減、甲狀腺炎、甲狀腺結節……近兩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在體檢時“無意”發現自己的甲狀腺問題,需要吃藥甚至手術的患者也不在少數。為什么甲狀腺會這么容易出問題?甲狀腺疾病的患病率為何會有這么明顯的增長?
對此,記者采訪了徐醫附院甲乳科專家。專家指出,甲狀腺疾病初期癥狀輕微或無癥狀,經常被大家忽視,建議大家每年進行一次甲狀腺體檢,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科室查房
每年開展甲狀腺手術2000多例
去年夏天,27歲的劉女士(化名)在體檢時查出了甲狀腺結節,因為沒出現異常狀況,劉女士也沒放在心上。今年3月初,劉女士感覺脖子明顯有突出,再到醫院一檢查,結果被告知是甲狀腺惡性腫瘤,需要馬上進行手術治療。
“我怎么這么倒霉,年紀輕輕地就得了甲狀腺的惡性腫瘤呢?”看著劉女士苦惱迷惑的神情,徐醫附院甲乳科副主任醫師丁偉介紹,像劉女士這樣的病人并不算少見,因為“根據近些年的臨床結果反映,甲狀腺疾病率呈現上升趨勢。”
“7年前,我們專業組只有18張床位,可隨著甲狀腺疾病發病率的上升,專業設置相應擴張,如今甲乳病區床位已經增加到了72張。另外,科室每年開展的甲狀腺疾病相關手術也有2000多例。”
丁偉說:“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過去10年,甲狀腺癌在世界范圍內的發病率呈逐年迅猛上升的趨勢,在惡性腫瘤發病率排名中已進入前10位。其中,女性甲狀腺癌發病率高于男性,就徐州地區而言,甲狀腺癌已成為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三位的惡性腫瘤,甲狀腺癌現已成為全球發病率上升極快的惡性腫瘤。”

科室查房
甲狀腺能夠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
雖說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在逐年升高,但大多數人對于甲狀腺了解很少。對此,丁偉介紹說,在頸前正中,喉結下方,像蝴蝶一樣緊貼氣管生長,就是甲狀腺,它的個頭很小,平時是摸不到它的;不過如果發生較為嚴重的病變了,它的外形就會有所改變,可能出現結節或腫塊。
他表示,作為人體的最大的內分泌器官,甲狀腺主要分泌甲狀腺激素,以此來調節人體的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具體來說,在我們的嬰幼兒時期,分泌的甲狀腺激素能夠促進我們的生長發育,令我們健康成長;在我們成年之后,它還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維持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需要。
正是因為甲狀腺調控著人體全身的代謝活動,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和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從而影響著人體的每一部分。人體無論是多了還是缺了這種激素,都有可能出現新陳代謝、體溫、心臟、生育及性功能、運動系統等全身多種器官的問題。
“臨床上有多種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退行性變、炎癥、自身免疫病以及新生物等都可以表現為結節。甲狀腺結節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多發結節比單發結節的發病率高,但單發結節為甲狀腺癌的可能性更大。近些年來,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日趨增多,早已成為咨詢和就診的熱門疾病之一。”丁偉說。
不過,甲狀腺結節檢出率高也是有著一定原因的。
首先,作為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甲狀腺與個體情緒、壓力有一定關系。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生活壓力大,容易焦慮抑郁,從某些程度上會干擾到甲狀腺的正常運轉。其次,我們知道,甲狀腺結節與碘元素有著密切關系;而如今,人們的飲食內容日益豐富,海產品及添加劑等的攝入相對較多,碘的來源更為復雜。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檢測技術的發展。以前查甲狀腺結節,都是用手摸,而且舊時彩超的分辨率較低,小于1厘米的就難以查出來,而如今,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體檢的普及,特別是甲狀腺超聲等檢查被列為健康體檢的常規項目,這種敏感的體檢方法,使得以前“潛伏”著的甲狀腺結節在第一時間能夠被發現。
丁偉稱,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患者沒有臨床癥狀,常常是由本人無意中發現或醫生在體檢時觸及,更多情況下是在超聲或其它輔助檢查時偶然被發現。說到底,甲狀腺結節發病率增高的一個主要背景是檢出率的增長,因此,大家千萬不要被高發病率而嚇到。
甲狀腺結節絕大多數為良性結節
據了解,依據結節的病理,甲狀腺結節可分為:結節性甲狀腺腫、炎性結節、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囊腫、甲狀腺腫瘤等。臨床上早期認知甲狀腺結節的性質,特別是區分其為良性或是惡性病變,對治療方案的選擇、預后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丁偉表示,查出結節也不必把該病想象得太嚇人。因為大部分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只有5%-10%為惡性,而且還有一些地域性。一般來說,2厘米以上的甲狀腺結節需要考慮手術,2厘米以下的結節可以根據結節的性質是良性還是惡性來看。事實上,醫學界將1厘米以下的結節稱之為“微小癌”,即便是惡性結節,但凡0.5厘米以下,且沒有轉移跡象的,密切隨訪觀察,有些也可以暫時不用手術。
丁偉建議,檢出甲狀腺結節后,應到專科接受進一步檢查,讓醫生根據個人狀況進行細致評估,再制定相應治療方案。如果確定是良性的,就要做好影像學的定期檢測和隨訪,同時檢測甲狀腺功能,根據檢測結果來對飲食和生活進行調節,要定期咨詢專科醫生。

討論病情
規范化治療可有效控制大多數甲狀腺癌
如果結節是惡性的該怎么辦?丁偉稱,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即便是惡性的癌也是可防可治的。他介紹,甲狀腺癌的治療是以手術為中心的綜合治療。除未分化癌以外,手術是治療各類型甲狀腺癌的主要方法;非手術治療主要包括內分泌抑制治療、放射性碘治療和外照射治療、靶向治療等。
“盡管人們總是談癌色變,但大多數甲狀腺癌進展緩慢、性質溫和,預后良好,經過規范化治療,大多數甲狀腺癌可以被有效控制,前提是初次手術治療的規范化。”丁偉如是說。
31歲的趙女士(化名)是丁偉的患者,她在治療上就走了一段彎路。
一年多前,她查出了甲狀腺結節,醫生建議其手術治療,但她懼怕手術會留下疤痕,一直拖著不肯去,只是服用了些偏方。一年后復查,她結節發生惡變,并有淋巴結轉移,此時,連微創手術都不能適用,只得接受開放手術。
手術后,趙女士一面擔心自己,怕命不久矣;一方面又因為脖子上的疤痕不美觀而低沉消極,情緒持續不好,甚至影響到了家人的正常生活。
談起趙女士的經歷,丁偉很是感慨,他一再表示,現在治療手段非常成熟也很豐富,建議患者卸下心理負擔,不要因為美觀上的無謂擔心,而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期。
先進手術技術可滿足患者美觀要求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在徐醫附院甲乳科,由于甲狀腺專業團隊成立較早,專業化程度較高,甲狀腺診療量已經取得了省內前三的較好成績,包括甲狀腺癌擴大根治術、根治術、改良根治術、腔鏡甲狀腺(頸前入路Miccoli、胸乳入路)、二次甚至多次甲狀腺再手術等都是常規開展。此外,團隊緊盯國際先進理念,與國內一流機構聯系密切,最新術式在臨床得以廣泛應用,且吸引了安徽、河南、山東等周邊地區的醫護人員前來學習交流。
丁偉指出,相當一部分女患者會因害怕疤痕而不愿手術治療,實際上這個擔心是沒有必要的。首先,按照目前的技術水平,手術疤痕越來越小,針對于有需要的患者還可以提供頸部完全沒有疤痕的胸乳入路術式。其次,即便是進行的開放手術,按照亞洲人的皮膚特點,并結合3年間拍攝的近萬張照片對比,大都2-3年后疤痕也會淡化得不明顯,如果對外觀要求較高,后期還可以利用美容整形手段來祛除疤痕。

甲乳科手術中
定期做個甲狀腺B超檢查
甲狀腺疾病看似來勢洶洶,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預防呢?
丁偉的建議是,要均衡飲食,保持碘的合理攝入;其次,要降低輻射的影響;再次,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過度憂郁焦慮;同時加強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體能。
丁偉說,有時由于甲狀腺疾病的癥狀并不明顯,大家可行常規性B超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特別是有甲狀腺病史、家族史的女性,應該在孕前做一下甲狀腺檢查。
他還提醒說,若出現以下癥狀,需要及時就醫:青少年時期及老年人群發現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在較短時間內迅速增長;伴隨聲音嘶啞或頸部淋巴結腫大;有甲狀腺癌及多發內分泌腺瘤綜合征家族史;童年青少年期有頭頸部放射史等。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