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重點專科:徐礦總醫院骨科是我市重點專科。“看骨科到礦總院”歷來是徐州家喻戶曉的品牌。近年來,該院加快了將骨科做大做強、創建省重點專科的步伐。如今,骨科不但對創傷治療有獨到的經驗,并且對多種復雜的骨病治療、斷肢再植、人工關節置換、脊柱疾病的綜合治療及運動創傷診療等新技術、新療法在淮海經濟區享有盛譽。
有目標才有動力。徐礦總醫院骨科細分專業打造精準醫療,跟蹤業界新技術并成熟運用,流程優化方便患者就診,在努力為患者提供更精準、更便捷的診療服務的同時,引領著我市骨外科學的發展方向。
不遺余力開展技術創新
手握金鋼鉆敢攬瓷器活
作為我市醫院中較早的市重點專科,徐礦總醫院骨科專家們緊緊跟蹤業界前沿技術,多項頂尖技術早已成熟運用,一些骨科疑難手術在這里成功進行,微創理念和技術不斷深入。
在這里,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新利器——椎間孔鏡早已被患者所熟知。椎間孔鏡技術通過一個配備有燈光的管子,從病人身體側方或者側后方進入椎間孔,通過“安全三角”置入工作套管實施手術。在內窺鏡直視下可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經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贅。然后使用各類抓鉗摘除突出組織和增生的骨贅,并用射頻電極修復破損纖維環。手術創傷小,皮膚切口僅7mm,如同一個黃豆粒大小,出血不到20ml,術后僅縫1針。是同類手術中對病人創傷最小、效果最好的椎間盤突出微創療法,每年完成70多病例病人,是目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新利器。
骨質疏松的老年人常常并發脊柱椎體壓縮性骨折,對于這類病癥,徐礦總醫院骨科找到了快速診療的好方法。不久前一位97歲的老人因骨質疏松性腰椎壓縮性骨折入院,骨科專家為她采取了微創治療方法——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術后第二天病人即可下床活動。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解除或緩解疼痛癥狀,還可以明顯恢復被壓縮椎體的高度,增加椎體的剛度和強度,使脊柱的生理曲度得到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徐礦總醫院骨科每年完成200多例此類微創手術。
關節置換及關節翻修術是該科的又一項專長。在徐礦總醫院骨科,該項技術早已讓不少患者從中受益。關節置換及關節翻修術,即用人工制造的關節代替疼痛且喪失關節功能的關節的方法。常用于髖關節及膝關節,現已用于肩關節、肘關節、踝關節等全身各關節。
據介紹,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骨科開展髖關節置換手術20余年,至今行全髖關節置換術,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數千例,治療老年患者股骨頸骨折、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等。開展膝關節置換手術10多年,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合并嚴重內翻、外翻畸形,膝關節外傷骨折后遺畸形等,明顯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
近年來,該科還開展了肩關節、肘關節、踝關節置換術、膝關節單室置換手術,在髖關節置換術后假體松動、假體周圍骨折的翻修手術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臂叢神經損傷的手術治療是骨科又一項特色技術。臂叢神經損傷是周圍神經損傷的一個常見類型主要表現以肩胛帶肌為主的疼痛、無力和肌萎縮。
徐礦總醫院骨科自2005年開展了全臂叢神經損傷、上中干神經損傷手術共30多例,如全臂叢神經損傷健側頸7神經根轉移、膈神經轉移、頸叢運動支、副神經、肋間神經轉移等方法,修復腋神經、肌皮神經、正中神經等均取得一定療效,使完全喪失功能的肢體重新獲得了部分功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據介紹,該手術僅在上海華山等少數大醫院開展,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骨科在淮海經濟區首先開展該技術,處于國內先進水平。
如今,徐礦總醫院骨科人又把眼光瞄準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骨科治療方向——3D打印技術的臨床運用。骨科主任閆長明介紹說,3D打印的模型對疾病的診斷有著重要意義。如在復雜骨折的分型、脊柱側彎的分型、骨腫瘤的鑒別、關節損傷的嚴重程度等。這項技術對于術前制定手術計劃,模擬操作,對腫瘤準確的切除及個體化制作材料和重建提供準確參數,簡化手術,減小創傷及并發癥,可以顯著提高治療效果以及手術的安全性和精確性。
“3D打印技術在骨科的應用,標志著徐礦總醫院骨科人在攀登骨科醫療技術高峰的征途上孜孜不倦、勇往直前。”閆長明的話語中充滿了自信和自豪。
矢志不渝加強學科建設
術業有專攻更好地服務患者
細心的市民不難發現,如今,徐礦總醫院在骨傷治療上早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鍋燴”,他們結合當今醫學的發展方向以及就診人群的健康狀況,進行了專業上的細分。
專業劃分后,骨科病區由一個發展到三個。同時,適應患者對骨科疾病診療細分的要求,骨科進行了專業細分,根據骨科常見疾病大類分為三個病區:脊柱、創傷、關節。
專業的細化是量的拓展,更是質的突破。
由傳統骨科發展細化至多個亞專科、多個病區,治療領域的擴大無形中也拓寬了醫院的醫療服務市場。對特色優勢的有效發揮,讓骨科人贏得醫療服務市場的先機,而醫院的傳統科室也在創新中不斷前行。
骨科主任閆長明介紹說,通過這樣的專業細分,一方面患者就診更精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專業技術力量的發展,以為患者提供更精準的醫療服務。如今,每個病區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在專業的不斷細化中,徐礦總醫院在骨科創傷的特殊優勢和傳統優勢都得到了發展,醫院的專業特色品牌日益凸顯。
隨著科技、醫療和社會需求發展,徐礦總醫院又提出集中優勢力量,打造省內一流骨科的理念。醫院做精、做細、做專骨科,推動骨科發展進入快車道,形成了創傷骨科、脊柱外科、骨關節科等多個骨科學亞專業,骨科床位達到160多張。
對醫療服務單位來說,與技術同樣重要的就是人才。沒有先進技術的科室,不能“成名”;沒有核心人才的醫院,同樣無法發展。
這些年,徐礦總醫院在人才建設上花費的功夫一點不少,他們在長期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依靠專家人才推動學科建設、依靠后備力量接科室發展的梯隊發展格局。
近年來,骨科從北京、上海、南京引進多名國內知名骨科專家擔任科室外聘專家,進行業務指導。凝聚力極強的專家團隊不但給科室帶來了醫療質量的提升,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知識和技術成為科室培養人才的法寶。
技術精湛的專家,優勢的專業集群,推動了徐礦總醫院骨科整體的跨越式發展。如今,該科有醫師30人,其中主任醫師7人,副主任醫師9人,主治醫師7人,碩士研究生16人,博士研究生3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名,技術力量十分雄厚。
培養后備力量,僅靠專家們的“傳幫帶”還遠遠不夠。于是,徐礦總醫院骨科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不斷提升年輕醫生的技術水平和診療規范。
在此基礎上,該科還加大了科研扶持力度,努力在骨科營造比、超、趕的科研氛圍,積極運用激勵機制,支持臨床醫生開展新的醫療技術。
種種努力,收獲的是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在這里,醫生們的特長發揮了,醫生們最出彩的一面展現了,科室就有了層出不窮的新技術,“徐州市重點專科”這塊金字招牌才能更加熠熠生輝。
如今,作為徐州市醫學重點專科單位,徐州醫學院骨科碩士研究生培養點,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骨科設有國家礦山醫療救護徐州分中心、江蘇省煤礦創傷急救研究所、科靈國際關節置換中心等機構。在創傷骨科急救、脊柱外科、關節外科、手外科(顯微外科)等方面均有專科人才,形成了一整套的診療手段,尤其在創傷救治方面,在徐州及其周邊地區有較大的影響和較高的聲譽。
“我們始終致力于為患者提供更精準、更安心、更舒心的醫療服務,為了這一目標,我們一直在不斷努力。”閆長明表示,骨科接診的患者,傷病種類多,治療難度大。除了采用專業細分,積極引入新技術,實現微創治療的同時,該科室將積極進行流程優化,讓患者就診更快捷,同時營造更溫馨就診環境,讓患者治療更舒心。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