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 穴貼專題:小編日前在徐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看到,預約貼敷冬病夏治“三伏”穴貼的患者已達幾百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過敏性鼻炎患者。
過敏性鼻炎好發于春秋兩季,是一種以鼻黏膜病變為主的1型變態反應性疾病,臨床表現為鼻癢、噴嚏、鼻塞、清涕等。除此之外還有咽癢、眼部癢感等。這類病人的最大特點是對空氣中某種物質特別敏感,如遇花粉、冷空氣等,出現連續不斷地打噴嚏、流清水樣鼻涕。
既然過敏性鼻炎好發于春秋兩季,為什么說它是冬病呢?在采訪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泳后才明白個中原由。
徐主任介紹:過敏性鼻炎患者多為氣虛或陽虛體質,常有怕冷、遇寒發病等特點,尤其是氣候突變時明顯。臨床為多清涕、鼻癢、噴嚏、鼻黏膜水腫、蒼白等寒癥,該病病機以寒、以虛為主,天人和一,用這種取類比象的方法來表述該病的特點,它就像一年四季的冬季,因此稱之為“冬病”。
徐主任說,根據中醫治療原則:
其一,“寒者溫之”。因此多用溫性藥、補氣藥進行治療,藥物貼敷于治療穴位可激發陽氣,鼓舞正氣,祛除病邪,平衡陰陽。
其二,因時制宜。鼻居面部正中,屬陽明之官,為陽中之陽,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的季節,同氣相求,此時人體腠理疏松,經絡開放,血流暢通。而脊柱為督脈運行之經,統轄全身陽脈,陽氣皆歸于此,這時在該處相關穴位采用冬病夏治的敷貼治療,可起“秤砣雖小撥千斤”的作用,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能力,逐步改善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等疾病的癥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三,“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夏季雖該病發病較少,多為緩解期。此時采用穴位貼敷治療是一種治本的方法,對于防止發病有著積極的意義。它和哮喘患者的寒冷鍛煉一樣,屬于一種提高機體非特異性免疫的治療方法。其機理可以補益脾肺,調節臟腑,刺激經絡,促進和調整機體的免疫功能,改善體質,減少發病等,它融匯了中醫學、時間醫學、順勢醫學、免疫學等諸多學科的知識,也是中醫“治未病”思想的具體體現。
由于該病受到特異性及非特異性因素的影響,受到環境及其他因素制約。這些因素直接影響了治療該病的療效,因此臨床上只說控制該病,而不用治愈這一術語。雖說現在開發很多療效好、見效快的化學藥物,但由于患者需要長期治療,不可避免地出現的毒副作用,造成人體損傷。因此該病的治療應是一種綜合性治療,采取多途徑,多環節的干預措施,才能減少發病,提高療效。
中藥穴位貼敷治療除了對過敏性鼻炎有很好的療效,還可以治療哪些鼻病?
徐主任回答:依據中醫“內病外治”、“冬病夏治”的理論,采用中藥穴位貼敷治療的方法,除了對過敏性鼻炎有顯著療效,還對慢性鼻炎、鼻竇炎等病有很好的療效,能有效地減少感冒及鼻炎的發作次數,減輕鼻塞、流涕、噴嚏等癥狀,顯著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
那么,鼻炎夏季的貼敷日期是怎么安排的,每次貼敷多長時間,有什么禁忌?
徐主任說,夏季三伏天:頭伏7月19日~7月28日;二伏7月29日~8月7日;三伏8月8日~8月17日;8月18日~8月27日。
每次貼治時間根據每個人對藥物的敏感程度不同,因人而異,約20~30分鐘左右,若貼治時間過長,易于起泡,一般貼治后,局部皮膚發紅、有刺癢感,如皮膚過敏者,局部刺癢明顯或起泡,不必驚慌,可口服抗過敏藥物,外用膚輕松、皮康霜等,或及時到醫院處理,千萬注意不要用手去抓,以防止感染。
貼治后頭三天禁食發物,如羊肉、魚、蝦、海鮮、公雞、鵝以及蔥、韭、辣、蒜等刺激性食物,同時不飲酒,少抽煙。
鼻病除了要積極治療之外,還要進行怎樣的預防?“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預防感冒,堅持晨起冷水洗臉,睡前熱水燙腳,注意背部保暖。”徐主任說到。此外,過敏性鼻炎患者要避免接觸可能引起過敏的過敏源,每日可用生黃芪少許代茶飲,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穴位敷貼療法一年兩個療程,冬天三九、夏天三伏,一般堅持2-3年,即可減少鼻炎的發作并達到根治的目的。
鏈接:徐泳,徐州市中醫院耳鼻喉 科主任,主任中醫師,教授,市名中醫。任省、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耳鼻喉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委員,被評為“徐州市拔尖人才”,省“333新世紀科學技術帶頭人培養工程”培養對象。
從事中醫及中西醫結合耳鼻喉科臨床、科教工作20余載,是該科創始人之一。具有較高的中醫理論水平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曾跟隨全國著名中醫耳鼻喉科專家干祖望教授進修,受益甚深,擅長中西醫結合診治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竇炎、慢性咽喉炎、各種中耳炎等。所研制的穴位貼敷療法能有效地控制各類鼻炎的復發而達到根治目的,采用耳舒合劑內服,配合聲頻共振治療耳鳴耳聾、分泌性中耳炎等,使眾多患者擺脫病痛,對復發性口瘡、扁平苔癬等疑難病癥的診治有獨到之處。先后研制多種劑型中成藥用于臨床,其中系列袋泡劑為省內首創,研制的清咽Ⅰ號、Ⅱ號治療慢性咽喉炎,服用方便,療效顯著,深受患者的歡迎。
先后主持完成6項省、市科研課題,并獲省中醫藥科技進步獎2項,市科技進步獎4項。有20余篇論文在國家及省級刊物發表,多篇論文獲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