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院長講談:歲末年初,徐州市中心醫院院長王培安在新年獻詞中,回顧了2018年的累累碩果,也提到在新的一年里,做好醫院的轉型發展提檔升級,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九項工作。
一、更大力度加強黨建工作
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從頂層設計出發,將黨建工作納入醫院發展總體規劃;加強組織領導,全面履行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健全黨風廉政建設長效機制,全力推進省紀委專責監督意見的實施,強化廉政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線;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實際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進一步提升全院黨員和廣大醫務人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
二、更深層次構筑 “學習型醫院”、“研究型醫院”
營造氛圍,全員參與,定目標,定措施,定內容。堅持從“引進來、走出去”兩個方向出發,引入國際國內先進的醫療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模式和新的診療技術,以此作為基點,實現醫療技術水平全面提升和醫院綜合能力跨越式發展。以“學習型醫院”“研究型醫院”帶動醫院文化建設,引導醫務人員弘揚和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塑造醫術精湛、醫德高尚、醫風嚴謹的行業風范。
三、更實舉措提高醫療質量
要建立健全權責清晰、管理科學、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督有力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把醫療質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嚴、從精、從細嚴格落實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構建涵蓋質量控制體系、培訓體系、考核體系和支撐體系的綜合防治體系,實現動態監管;進一步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夯實醫療質量,確保患者安全。
四、更優品質實施人才戰略和學科建設
進一步健全人才培養制度體系,完善人才引進計劃和高端人才培養項目;重點引進高層次拔尖人才、高水平學術團隊和緊缺專業人才;實施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后備人選培育計劃。以人才戰略推動學專科建設升級進位,調整病種結構,突出專科優勢,由“大而全”轉向“強而精”;力爭2020年前再建成5個省重點專科,有1—2個專科躋身國家重點專科建設單位或區域醫療中心。
五、更高質量加強信息化建設
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網絡醫療作為改善醫療服務的重點,進一步完善信息設備升級改造;實現電子病歷書寫與實時質控、合理用藥及抗菌藥物分級管理、手術與麻醉分級管理、單病種及臨床路徑管理、臨床危急值實時預警等臨床核心業務;推動醫療服務從院內向院外延伸,從治療向健康管理延伸,讓“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讓百姓享受到智慧醫療發展帶來的便利。
六、更細標準強化內部績效考核
把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體現“一崗一薪”考核原則,根據崗位職責、貢獻度、工作強度等要素設置崗位薪酬系數;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績效分配原則,注重患者滿意度、崗位工作量、服務質量、病種難易度、臨床科研產出等核心要素;體現最大限度地節約醫療資源,使平均住院日、住院費用、藥占比、耗占比處于區域綜合醫院的較低水平。
七、更高效率提高急診急救能力
以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標志性醫院、打造區域“黃金1小時急救圈”為動力,加強緊急醫療救援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急診急救人員培訓和實戰演練,提高現場應急處理能力,確保對突發事件第一時間的應急響應;在人力、設施設備和應急物資的儲備、調用、補充等方面,全方位滿足急診綠色通道要求;依托5大國家級診療中心,高效率地救治急危重癥患者。
八、更廣范圍推進交流合作
以世界性眼光謀劃發展,在已建成5個院士工作站的基礎上,再促成一批院士工作站和國內頂尖醫療團隊落戶我院;建立友好醫院,開展合作項目,搭建與國內外一流醫院溝通交流的平臺;建立國內國際遠程多學科聯合診治模式,將遠程醫療向臨床科室拓展,開通術中遠程病理實時會診、放射影像學等多學科會診,實現國內國際優質醫療資源的本土化、同質化、便捷化。
九、更穩步伐深化醫聯體建設
由追求醫聯體數量轉向為成員單位服務的質量,有效提高醫療資源的總體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以檢查互認、處方流動、服務銜接等為紐帶,規范雙向轉診程序與內容;抓好組建專科聯盟、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開展專科技術等,重點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為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可及的基本醫療服務,確保90%的患者留在基層,助推分級診療的落地生根。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在新的一年里,我們要胸懷夢想、同心共進,為全面建設淮海經濟區醫療中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