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整形美容:中醫看肥胖,人表現出來的就是“痰濕”。中醫所謂“痰”,泛指身體堆積的一些黏稠狀物質,不該有的或多的都稱之,比較清稀的就叫做“水濕”。
徐州市中醫院整形美容科主任盧樹昌介紹說:以中醫理論來說,治療肥胖重點在脾,脾比較虛,運化功能比較失調,也就是新陳代謝差,不能處理多余痰濕,人就容易胖。
不過,中醫的脾與現代醫學所指不同,對應的臟腑較像是胰臟。
其實中醫早就用“脾”這個字,表示人體消化吸收運用體內營養物質的功能,只是現代醫學引進時,把spleen翻譯為脾,反而讓后來學習西醫的人誤認中醫不科學,因中醫竟然說脾有消化功能。中醫的臟腑理論本來就不是單純的器官論,不僅包括臟器,也包括整個系統、經絡。“這是中西醫彼此要互相了解的地方,也是民眾必須知道的事情。”
中醫減重先看體質
中醫治療的大原則在于希望藥或療方只是引導、觸媒,重點在于激活身體原本的運作機能,先求恢復身體原有機能,再談適當的塑身或減重,讓身體自然找回該有的體重與體型。
因而體重過重者,中醫依成因、體質不同等開立減肥處方,依肥胖成因、體質不同,分四類型,而有不同處置方式。這四型為胃熱濕阻型、脾虛濕阻型、肝郁氣滯型及肝腎陰虛型。
統計顯示,胃熱型與氣滯型的患者最多,治療效果也較好,平均兩周約瘦1公斤,有人甚至一個月減六、七公斤。50歲以上為主的陰虛型患者,因為代謝原本就較差,加上慢性疾病纏身,效果不彰。
閱讀下一篇
MM小心瀉藥 頻繁腹瀉大量脫水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