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兒科頻道:心臟病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全世界1/3的人口死亡是因心臟病引起的。因此,我們要引起重視,特別是小孩。下面聽聽小兒胸外科專家崔傳玉專家的介紹吧!
正常的心臟和血流
正常心臟包含4個腔室,其中接受血液回流的腔室為心房,將血液打離心臟的腔室則為心室,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心房和心室。
寶寶出生后的血流是身體利用完的低氧血從上下腔靜脈流回右心房,經過三尖瓣流入右心室,心臟收縮時再從右心室將血液打入肺動脈,再流向肺部進行換氧工作。換氧后的充氧血則從肺靜脈流回心臟的左心房,經過二尖瓣流入左心室,再由左心室打入主動脈,將充氧血供應到全身。
兩種分類
小兒心臟病大致可分為先天性、后天性兩種。所謂先天性心臟病是胎兒心臟及大血管在母體懷孕第4~8周發育受阻或失常所造成的心臟缺損。每1 000個新生兒中,就有5~7個患有此病。
1.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可細分為“青紫型”與“無青紫型”。青紫型也就是皮膚、指甲、嘴唇呈現黑(或藍紫)色的意思,其發生原因是因心臟有不正常的右心至左心的分流,使左心含有氧氣的動脈血摻雜了缺氧的靜脈血,使原有動脈血里的氧氣濃度降低,血液變得較為黑紫色所致。
常見無青紫型是指心臟內沒有異常的左右之間的分流或動靜脈之間的分流,常見于肺動脈狹窄和主動脈狹窄,可造成行經肺部的血流增加而使肺充血,患兒多有呼吸急促、心跳較快等現象,容易并發充血性心力衰竭。
先天性心臟病的形成原因不明,可能綜合了環境與遺傳的各種因素,加上懷孕初期某些因素(如受藥物或病毒感染等)互相影響到某個程度,綜合在一起使胎兒心臟發育受阻而造成了畸形。先天性心臟病主要包含以下4大類:
(1)室間隔缺損
當左右心臟大出血時,表示心室之間有破洞,稱為“室間隔缺損”。因為左邊心臟的壓力比右邊要大,左心室的充氧血會進入右心室中,再次被送到肺部去,即無效循環。此時,肺部會承受過多的血液而容易造成充血,心臟也會因為長時間的收縮增強而造成心室肥大甚至心力衰竭。
癥狀 呼吸窘迫、無法進食等癥狀通常在出生后幾周才可能會出現,假如這個破洞很大,寶寶往往無法正常長大,而是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現象。
治療方式 小的室間隔缺損往往不需要手術治療,因為有自然閉合的可能。大的缺損則需要采取手術治療。
(2)房間隔缺損
當心臟左右邊接受血液的心房之間的隔膜有破洞時,稱為“房間隔缺損”。
癥狀 大部分患有房間隔缺損的小寶寶并不會出現什么癥狀,但是若能及早發現、及早補救,可以避免將來出現更嚴重的問題,比如腦血栓等。
治療方式 小于3毫米的房間隔缺損多在3個月內自然閉合,大的缺損則需要手術修補,一般在寶寶3~5歲時手術。治療房間隔缺損的方法有開心手術修補和心導管技術修補兩種,目前心導管方式以其傷口小、恢復快,受到大部分患者的歡迎。
(3)動脈導管未閉
在胎兒時期,有一條動脈導管將肺動脈的血流引到主動脈,然后流向臍動脈。這條動脈導管在出生后幾小時到幾天內應該自然關閉,最晚一年可關閉。如果沒有關閉,并產生病理改變,就稱為“動脈導管未閉”。早產兒因為組織未成熟,常常會有這種情形發生。
癥狀 如同室間隔缺損一般,假如這個未閉動脈導管管徑很大,寶寶可能會很容易感到累,發育不好,呼吸急促、咳嗽、喂養困難等,還會時常被嗆到,這些癥狀往往在出生一兩周后才會發生。
治療方式 對于早產兒和新生兒,動脈導管未閉的手術不需要打開心臟,對于大一點兒的寶寶則可以利用心導管方式治療。
(4)法洛四聯癥
法洛四聯癥包括了四種缺損:室間隔缺損、肺動脈狹窄、主動脈騎跨于左、右心室之上、右心室肥厚。因為肺動脈狹窄,血液不易流到肺部換氧,所以患兒常有突然發紺、呼吸急促的表現。
癥狀 這種病癥可出現在剛出生后、幾個月大或者幾歲后。寶寶可能會突然發紺、呼吸急促、沒有意識。大一點兒的寶寶在運動時可能會出現呼吸短促、突然暈厥的狀況。
治療方式 有些有嚴重法洛四聯癥的小嬰兒必須早期接受手術治療,一般手術預后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