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兒童醫院/兒科頻道:加拿大是聯邦制國家,醫療保險制度全國推行,但具體細則則由各省分別制訂,具體到兒童疫苗強制接種方面也是如此,強制疫苗接種的大原則是完全一樣的,但具體注射哪些種類的疫苗及接種則由各省衛生部門自行決定,不過各省差異并不大。
加拿大兒童疫苗接種并非僅限于“學前”,且學校也不負組織之責,完全由衛生系統和家長自己直接聯系,學校并不過問。
以溫哥華所在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為例,兒童疫苗強制性注射共分8次,從出生兩個月到14歲,其中兩個月要注射3劑(白百破 兒麻 流感 乙肝六聯針、肺炎球菌疫苗13價針、流腦C疫苗),4個月3劑(白百破 兒麻 流感乙肝六聯針、肺炎球菌疫苗13價針、口服輪狀),6個月兩劑(白百破 兒麻 流感五聯針、乙肝疫苗),12個月4劑(MMR三聯針、肺炎球菌疫苗13價針、流腦C疫苗、水痘疫苗),18個月兩劑(白百破 兒麻 流感五聯針、MMR三聯針),4-6歲間1-2劑(強制接種百白破 兒麻兩聯針,選擇性接種水痘疫苗),11歲1劑(HPV),14歲1劑(白百破)。
強制性接種的疫苗會被標注在“疫苗接種卡”上,這張卡新生兒出生當天就會發到新生兒家長手中,何時注射、每次注射什么類型、注射幾針,都標得一清二楚,到時只需照方抓藥地去接種就是,新生兒出生后7天內社區護士會走訪,屆時會再次提醒,如果并非第一次接種,但家長忘記了接種時間,家庭醫生診所或上次接種的地方,一般都會打電話來提醒。
強制性接種的疫苗并非只有兒童才會被接種,成年人如果被認為需要也會補種。如筆者太太初次懷孕時被體檢發現從未接種過德國麻疹疫苗,結果生下孩子后僅幾分鐘就被強制性補種。
加拿大有全國聯網的醫療數據庫,這種數據庫有三大部分,分別記錄住院病人、診所病人和購買處方藥病人的信息,由于每個加拿大人(包括外籍永久性居民)都有獨一無二的醫療卡號,因此任何一項醫療記錄都能清晰找到時間、地點和責任人,無法由任何人涂改粉飾,任何一個加拿大人不論在何時、何地接種何種疫苗,都可以查得一清二楚;理論上即便出國,該卡也應隨身攜帶,一些避不開接種期的嬰幼兒在境外接種后,“疫苗接種卡”上也要如實記錄,回國后要報給家庭醫生。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為了避免漏種或重復種,另一方面,不同國家接種的疫苗種類不盡相同,也需要核對以免出問題。
并非所有疫苗都是強制性接種,還有一些疫苗是不強制的,如流感疫苗,每個人都可根據自己需要和意愿選擇接種與否。
強制接種的疫苗由全民醫保負擔,是不需要花錢的,但流感之類非強制疫苗則不同,一般是要自費且并不便宜,不過疫情高發期有時政府會宣布在一定時段內免費,許多家庭會特意選擇在這些時段進行全家接種。
大部分疫苗是全國性接種的,由聯邦衛生部、聯邦衛生安全局和各省衛生廳共同管理。全國性接種的疫苗由聯邦衛生部統一訂購、發放至各省衛生廳,后者負責省內接種網店的布局、發放,然后等待聯邦衛生部的統一指令安排接種。如果是省內自行安排接種的疫苗,則由省衛生廳自行訂購、發放和接種,并報聯邦衛生部和聯邦衛生安全局備案。在大多數省份,強制注射疫苗一般都在指定的專門機構進行,而非強制注射疫苗則選擇余地很大,許多時候在家庭醫生處也可接種。
疫苗接種是有一定風險性的。如果接種者認為自己受到問題疫苗毒害,希望索賠,可以向衛生安全局或司法部門提起申訴,有關部門將按程序委托獨立機構調閱醫療數據庫數據進行分析,然后提出獨立意見,供安全局和司法部門研判,是否賠償,賠償多少,都有據可依。但這一過程一般會拖得很長,在加拿大的10個省和3個地區中,只有魁北克省和努納武特專區規定,疫苗注射索賠應先賠償,后等待法院裁決,其它地區都要等法院裁決作出后才給付。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普通患者無權查閱醫療數據庫,也無權知道疫苗的生產廠家、批次等,但可以要求家庭醫生代為查詢。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