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便秘,好多家長最先想到就是給孩子去去火。其實,從專業角度來講,這樣做是不對的,下面我們來聽聽專家的見解。
-小兒便秘的原因主要為腑行不暢,濁氣不降,大腸傳導功能失常。服用清熱瀉下藥物容易忽視了小兒“脾常不足”的生理特點,服藥時間越長對孩子的脾胃功能越不利。
目前沒有專門治療小兒便秘的中成藥,常用的小兒化食丸、四磨湯、王氏保赤丸、一捻金等,
雖能暫時緩解癥狀,但停藥易復發,主要就是由于組方不符合小兒便秘的特點。“小兒便秘的治療應補其不足、瀉其有余,采取攻補兼施法,以健脾行氣通便為治療總原則。”
因為小兒的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功能發育還不完善,服用瀉藥容易導致胃腸功能失調,還會使腸壁神經感受細胞的應激性降低,所以家長別亂給孩子吃瀉藥。
說到預防小兒便秘,陳醫生教了我們三招:
三個月后訓練定時排便每天選擇一個較固定的時間如清晨或晚上喂奶后讓孩子排便,最容易建立規律。三個月以上就可以開始訓練,連續按時執行兩周至一個月即可養成習慣。
三歲后每天做腹部按摩保證孩子每天有足夠的運動量。容易便秘的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每天對他的腹部作旋轉按摩,以刺激腸蠕動。
輔食添加水果汁或菜泥小于3個月可加喂蘋果汁等水果汁;4個月后可加菜泥等;9~12個月可加較粗的谷物粥如小米、麥片等;1歲以上多吃粗糧、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