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0名兒童不久前參加了市兒童醫院組織的骨齡測試。昨日,就測試結果以及孩子個頭矮小的原因,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薛穎逐一為此進行了解答。
如果你對孩子的身高不滿意,不妨帶他去醫院看一看,現在開始調整運動、飲食和睡眠方案,可以趕上五六月份的長高旺季。
■解釋
“首先,有必要先解釋下,骨齡與孩子的身高關系。”薛穎主任說,骨齡是骨骼年齡的簡稱,指骨骼的生長年齡,它是把小兒骨骼實際發育程度和標準發育程度進行比較,所得的一個發育年齡。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孩子的真正發育水平,用骨齡來評定人體成熟度比實際年齡更確切。
醫學上借助X光片,通過骨骼在X光攝影中的特定圖像就可以準確測得一個人的骨齡。它不僅可以確定孩子的生物學年齡,而且還可通過骨齡及早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潛力以及性成熟的趨勢,預測孩子的成年身高。另外,骨齡的測定還對一些兒科內分泌疾病如垂體性侏儒、甲低、性早熟、性發育延遲等疾病的診斷有很大幫助。
提醒:生長激素要在骨骺線閉合前使用
對200名兒童的骨齡測試后,經過初步分析,薛主任梳理出三大類兒童矮小原因。
“有30%的兒童,矮小是因缺乏生長激素。”她解釋稱,生長激素是腺垂體細胞分泌的蛋白質,對人體各種組織尤其是蛋白質有促進合成作用,能刺激骨關節軟骨和骨骺軟骨生長,因而能增高。人體一旦缺乏生長激素就導致生長停滯。因生長激素缺乏而矮小的兒童,一定要趕在骨骺線閉合前治療。因骨骺線完全閉合,即意味著骨骼停止生長。骨骺線閉合,一般在青春期發育后。即使男生會比女生晚一些,也有最晚到二十一二歲的,但并不是所有男生都能到那個年齡。
“前幾日,有個以前來找我咨詢過的家長又來了,但是他家孩子已經18歲,經測試骨骺線已經閉合,為時已晚。”薛主任說,幾年前,這位家長找她時,經過檢查發現孩子時缺乏生長激素應治療。但家長認為男孩發育晚,還沒到長個的時候,就說等一等。結果等到孩子18歲了,個子還是比同齡人矮。但男孩的骨骺線已經閉合,即使打生長激素,也于事無補了。
提醒:父母矮孩子身高也可以挽救
在參加測試的兒童中,薛主任發現,有40%的兒童是特發性矮小,其中包括家族性矮小和青春期發育延遲兩類。家族型矮小,主要是指父母身高均矮,父母雙方都矮,或有一個人矮。因此,這類父母在孩子3歲左右時,最好帶孩子到醫院測試骨齡,防止孩子比別家孩子“矮一等”。
“我接觸的一對父母,因倆人都不高,5歲時就將孩子送到這兒檢測。”自此,薛主任定期給這個孩子打生長激素,讓孩子身高保持與同齡孩子個頭基本一致。等孩子身高再次比同齡兒童矮小時,父母會再將他送來治療。這個孩子目前已經10歲,身高甚至比同齡孩子身高均值高一點。
在特發性矮小的兒童中,有5%的兒童是因青春期發育延遲。比如,女孩14周歲以后,男孩于15周歲以后尚無性征出現,或女孩18歲以后仍無月經初潮,即可診斷為青春期延遲。這樣的孩子,身高多低于2個標準差,伴骨齡延遲,部分病人最終身高仍屬正常,但多偏矮。
據薛穎介紹,參照2005年九省市兒童體格發育調查數據,3歲男孩平均身高為96.8厘米,矮小身高為89.3厘米;3歲女孩平均身高95.6厘米,矮小身高數值為88.2厘米18歲男孩平均身高172.7厘米,矮小值為160.5厘米;18歲女孩平均身高為160.6厘米,矮小值為149.8厘米。
提醒:孩子長得過快或者過胖要注意
剩下的30%矮小兒童,原因比較多樣化。主要有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甲狀腺功能低下癥、顱內病變、腦垂體發育不良、慢性全身疾病、先天性心臟病、長期性慢性腹瀉。或者患兒原先有血液病,經過治療影響身高發育。
薛主任說,兒童出現性早熟的情況,一定要引起重視。如果兒童發育成熟過早,使骨骼生長時期縮短,骨骺會過早閉合,而影響其最終身高。因此,孩子長得過快或者過胖,一定要注意。有些家長為了孩子增高,從小給吃各種保健品,甚至給孩子吃冬蟲夏草、人參、蜂膠或者各種湯藥,這些做法對孩子發育并無利。10多歲的孩子,骨齡已經20多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
█ 建議
薛主任建議,孩子在生長發育期間,家長一定要給他們健康、平衡的飲食。其次,多陪孩子活動多鼓勵孩子參加戶外運動。一些伸展運動,像跳繩、籃球、羽毛球、單杠等,都有益于孩子身高成長。家長不能任由孩子看電視、玩游戲。最重要的一定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長激素在睡眠狀態下分泌明顯增加。睡眠有助于孩子生長,不要放縱孩子玩樂到深夜。
█ 鏈接
吃些啥——
谷類、乳類、肉類(或蛋或魚類)、蔬菜和水果每天都要吃一點;
牛奶每天喝400-500ml;
利于7-12歲孩子長高的飲食原則是:合理膳食,全面補充營養,不吃腌制品,少吃油炸食品,控制甜食的攝入。
咋運動——
單杠懸垂,跳繩,摸高,游泳,打籃球、羽毛球、排球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男孩多做些縱向運動,如跳繩、單杠懸垂,每周針對性地運動2-4次,每次2小時。具體如下——
準備活動:彎腰、前屈、側屈、提踵伸展肢體,約10分鐘;
單杠懸垂:雙手正握單杠懸垂,兩上臂伸直,身體騰空,全身最大限度放松,每次堅持20秒,做5次,每次間隔40秒至1分鐘;
跳繩:每次跳1分鐘,每分鐘跳110-130下,每天跳5次;
起跳摸高:屈膝蹬地全力起跳摸高處物體。每天跳5組,每組20次,每組間隔1分鐘;
放松活動:有氧慢跑5分鐘。
有條件的也可以去游泳,打籃球、羽毛球、排球等也是不錯選擇。
怎么睡——
每天晚上9點就該上床睡覺了,最晚9點半。因為,每天晚上10點-12點、凌晨2點-4點,是人體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段,比白天多80%,錯過了就會影響長高。
一般來說,1-3歲的孩子每天睡12-14個小時,4-6歲睡11-12個小時,7-10歲睡10個小時,10-14歲睡9個小時,青春期睡9-10個小時,最好晚上9點之前就睡覺。
三個關鍵年齡段
第一次,4周歲時。主要是排除孩子有無影響長高的先天性疾病,以便盡早治療。判定兒童矮小有一條黃金分界線,那就是4歲。4歲左右,人體內生長激素、甲狀腺素已基本形成,飲食、睡眠習慣逐漸形成,從身材上可以看出是否存在缺陷,這些條件對今后的生長發育都起著決定性作用。
第二次,男孩八九歲,女孩七八歲時。即趕在性發育前,判斷孩子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生理年齡與生活年齡是否相符,身高是否達到我國孩子標準身高,有無性早熟跡象。
第三次,十二三歲時。主要目的是為了看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同時,也可以進行終身高的預測。從孩子出生開始,家長就應該準備一本專用的本子,定期測量并記錄孩子的身高和體重,若發現孩子比同齡、同性別的孩子要矮一截,或身高矮于全國孩子的標準身高,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