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 鎮痛、解痙、小量活動
一、肩關節腔或痛點封閉療法。
適用于疼痛嚴重者。常用激素類,如醋酸強的松龍、利多卡因、生理鹽水混合液。每周一次,三次為一療程。此類封閉治療次數不宜過多,否則反而會加重病情。
二、關節松動術 。
介于推拿、按摩間的一種操作技術,主要用來被動活動和牽引關節。由于其操作手法力量小,運動關節速度慢,治療中患者基本無痛苦,近 20 年來已成為西方國家基本被動手法之一。每次 20 分鐘,每日一次,十次為一療程。
三、推拿與針灸。
急性期采用針灸療法,粘連期和緩解期采用推拿。
四、理療。
急性期、慢性期均可使用。方法包括:電療法、光療法、磁療法、水療法、熱療法及綜合療法,包括藥物導入法等。理療可改善血液循環,增加組織的代謝與營養。
五、小強度主動運動。
急性期第三天即可開始。早期適量運動可預防肩關節的粘連和攣縮,促進局部非細菌性炎性滲出物的吸收。但一定要在康復醫生和治療師的指導下,小強度、無痛范圍內進行。下面介紹常用的兩種方法。
(一)持重擺動練習
持物重量 1~2.5 公斤為宜,可選用砂袋或其他合適的重物。練習時間開始可短一些,每一節大約 1 分鐘左右,以后可逐漸延長,切忌操之過急,尤其在急性期!
第一節 持重松弛
預備:兩腿開立同肩寬,健側手扶椅或桌子,身體前傾 90 °左右,患側手持重物 ,腕關節放松。
動作 : 患側肩做向上的聳肩運動,將重物上提 , 重復16~20次 。
注意:膝關節微屈,以保持平衡
第二節 前后擺動
預備:同上。
動作:患側手持重物有節奏的前后擺動,幅度逐漸由小到大,持續時間由短到長,以擺動后不引起疼痛不適為宜。
第三節 左右擺動
預備:同上。
動作:患手持重物進行有節奏地左右擺動。次數同上。
注意:肩不用力,擺動范圍由小到大。
第四節 環繞擺動
預備:同上。
動作:患側手持重物,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擺動。次數同上。
注意:擺動范圍應逐漸加大,肩部放松。
(二)徒手體操
第一節 前后擺臂
預備:兩足開立,稍寬于肩。上體前屈 70 ° 左右,頭稍抬起,目視前方,兩臂自然下垂。
動作 : 右臂放松,盡量向上擺。同時左臂放松盡量向后擺,然后左右臂交換擺動方向,重復 16 次。
第二節 左右擺臂
預備:同上。
動作:兩臂放松,盡量向側方擺動,然后兩臂向回擺動,于胸前交叉,重復 16 次。
第三節 環轉肩
預備:直立并足,兩肘關節屈曲,兩手分別搭于兩肩。
動作:以肩為軸,兩肩由前上向后小環繞 8 次,然后以同樣的動作,由后向前環繞 8 次。
第四節 收展肩
預備:姿勢同上,兩手十指交叉放在枕骨部。動作:兩手夾頭,兩臂向內夾緊,然后由內向外盡量展開,重復 16 次。
第五節 托天
預備:兩足開立,稍寬于肩。兩臂自然下垂。
動作:兩臂彎曲至胸前,掌心向上十指交叉,上抬至額前,以腕關節為軸,兩手外翻,掌心向上,兩手盡量往上托。然后兩臂由兩側下落還原成預備式。重復 16 次。
• 前沖拳
預備:分腿站立,與肩同寬。兩膝微屈,兩手握拳置于腰間,拳心向上。
動作:右手用力向前沖拳,拳心順勢向下,左拳用力收回腰間。重復 16 次。
第二步 較大強度的功能鍛煉
一、電動肩關節康復器。主要由電動機、可調力臂、萬向手柄等構成。用于帶動患肢肩關節進行圓錐形運動。可調速度常為 28 ~ 30 轉/分。適用于體質較好者,是一種機械性的被動運動。
二、肩關節回旋器。進行肩部的主動運動訓練。
三、肋木。患肢握肋木進行各種功能練習。
四、手指爬墻法。在肩梯上以正面和側面進行最大限度的手指上爬移動作。
五、滑輪拉繩。有單輪和雙輪兩種。通過滑輪拉繩可進行相關的阻力功能練習,包括:持環上舉,持環側上舉,持環體后上拉,肩固定側上舉。
第三步 放松、鞏固練習-肩周炎體操
第一部分 徒手操
第一節 旋肩運動
預備:兩足開立,稍寬于肩,五指并攏成抓鉤狀,放于肩上。
動作:雙肩向前環繞一周,共做兩個 8 拍。第二個 8 拍同上,但方向相反。
節拍: 4 × 8 。
注意:環繞動作要慢,幅度由小到大。
• 上臂外旋運動
預備:姿勢同上,肘前屈 90 °, 雙手握拳于體兩側,拳眼向上。
動作:
1 、兩前臂用力外旋、外展,拳心翻向外。
2 、還原成預備姿勢。
3 、 4 和 1 、 2 相同。
節拍: 4 × 8 。
注意:上臂及肘部要夾住身體兩側,保持不動。
第三節 聳肩運動
預備:姿勢同上。
動作:兩肩向上聳起、放下。一次一拍,共做 8 拍。
節拍: 4 × 8 。
注意:聳肩時,肘部不要彎曲。
第四節 雙臂環繞運動
預備:兩足開立,稍寬于肩,兩手交叉于腹前。
動作:兩手分開,兩臂由兩側向內環繞一周,于前面交叉再下落成還原姿勢。一次一拍,共 8 拍。 2× 8 同上,但方向相反。
節拍: 4 × 8 。
注意:肩部放松,向前環繞時稍含胸,向后環繞時,挺胸收腹。
第二部分 棍棒操
第一節 上舉運動
預備:兩足開立,稍寬于肩,兩手握棒于體前,兩手與肩同寬。
動作:
1 、用力將棒收到胸前。
2 、向前平推出去。
3 、上舉。
4 、還原成預備姿勢。
節拍: 4 × 8 。
注意:上舉時要挺胸、
收腹、抬頭。
第二節 外展運動
預備:姿勢同上,兩手持棒兩端(掌心相對)。
動作:
1 、健側手用力將患肩側手推向外方越高越好。
2 、還原成預備姿勢。
節拍: 4 × 8 。
注意:兩臂左右擺動時,身體要盡量保持直立。
第三節 后上提運動
預備:姿勢同上。兩手靠攏于體后,正握體操棒。
動作:
1 、屈肘將體操棒盡量上提。
2 、還原成預備姿勢。
節拍: 4 × 8
注意:屈肘時,腰盡量保持挺立。
第四節 旋后運動
預備:兩足開立,稍寬于肩。兩手于身后斜行握棒。患肩側手于體后下方握棒一端,健側手于肩上方握棒另一端(兩拳眼相對)。
動作:
1 、健肩手將棒向上拉,下方手被拉上移。
2 、還原成預備姿勢。
節拍: 4 × 8 。
注意:身體保持直立,棒緊貼身后,棒上下拉動時,患側肘部隨之屈伸而上下移動。
第五節 聯合運動
預備:姿勢同上。雙手正握棒于體前。
動作:
1 、兩臂用力將棒前上舉。
2 、越過頭,放棒于肩上。
3 、身體左轉(兩腳原地不動)。
4 、回到 2 的位置。
5 、身體右轉(兩腳原地不動)。
6 、回到 2 的位置。
7 、將棒上舉。
節拍: 4 × 8 。
注意:棒放肩上時動作要慢,不能完成者可放面前、頭頂部或枕部,因人而異。
第六節 后伸運動
預備:姿勢同上。雙手于體后水平持棒(拳心向后)。
動作:
1. 兩臂后伸,肘關節伸直,盡力將棒后舉。
2. 還原。
3 — 4 同 1 — 2 。
5 — 6 握棒左右放松擺動。
7 — 8 同 5 — 6 。
節拍: 4 × 8 。
注意:兩臂用力后伸時,要挺胸收腹。
第七節 劃船運動
預備:兩足開立,稍寬于肩。患肩側手扶棒一端,另一端著地,健肩自然下垂。
動作:
1 — 2 扶棒劃圈一周。
3 — 4 同 1 — 2 。
5 — 8 同上,但方向相反。
節拍: 4 × 8 。
注意:劃圓周時幅度盡量要大,但不可太用力,盡量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