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北京部分醫院陸續收治了一些“奇怪”的股骨頭壞死的病人,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接受過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的非典康復者。
特別關注
自“非典”流行以來,該病及其所導致的直接后果成了街頭巷尾常常議論的話題,但治療非典時,大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可能給患者帶來的嚴重骨科并發癥——骨壞死,卻并不為廣大患者所知而。目前這一并發癥已在部分非典康復者中出現,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重視。為此,筆者采訪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的何偉教授。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髖中心現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髖關節病重點專科,他們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股骨頭壞死的臨床研究”曾榮獲200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根據該院3000多例的股骨頭壞死的住院資料統計,激素性股骨頭壞死超過1/3。
非典康復者當防股骨頭壞死
據何偉教授介紹,糖皮質激素是一類臨床應用十分廣泛的藥,具有良好的抗炎、抗過敏等作用,在許多疾病的治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急慢性腎小球腎炎、器官移植術后、嚴重創傷、皮肌炎、過敏性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幾乎涉及到臨床各科,也是治療非典的主要藥物之一,但激素的大劑量使用已成為骨壞死特別是股骨頭壞死的最主要原因,根據該院骨科3000多例股骨頭壞死的住院資料統計,激素性股骨頭壞死超過1/3。股骨頭壞死一旦發生,如未經治療,至少有80%的患者在伴隨髖關節疼痛的同時,逐漸導致關節活動及行走功能部分或完全喪失,患者因而喪失勞動與生活能力,因此危害十分嚴重。對于不幸遭受“非典”經歷的患者,在慶幸“非典”得以康復的同時,應時時警惕骨壞死特別是股骨頭壞死這一并發癥的發生可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從而避免其帶來的嚴重后果。
如何早期發現股骨頭壞死
據何教授的經驗,糖皮質激素導致股骨頭壞死,多數患者于應用激素后數月至兩年內發病,一般來說:股骨頭壞死的發生與激素的品種、用法、用量有關,但同時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至于具體哪種品種、使用多大劑量、多長時間、哪些人會產生股骨頭壞死,目前尚無確切的判斷指標。
那么,如何才能早期發現股骨頭壞死呢?
由于股骨頭壞死早期癥狀較少甚至無任何癥狀,因此,對于有激素使用史即使無臨床癥狀的患者,也不要麻痹,可向髖關節專科醫生咨詢,由醫生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如出現髖部或膝關節內側疼痛,更應及時到專科就診。疼痛常常是股骨頭壞死最早的臨床癥狀,通常是慢性隱痛,但疼痛癥狀并非長期持續,經休息或減少活動,癥狀往往減輕或自行消失。有些患者僅在髖部、臀部及大腿后側感牽掣不適。這些輕微的癥狀常常為患者所忽略。加上這些癥狀并非特異性,而接診醫生對該病又缺乏經驗,或就診醫院的設備條件等因素的限制,常常將該病漏診或誤診為“風濕”、“腰椎間盤突出癥”等病。因此,凡有激素用藥史而出現髖關節疼痛的患者,應減少雙髖關節負重活動,停止一切劇烈運動,并迅速到髖關節專科診治。
除進行最基本的X線拍片檢查外,還應行MRI(核磁共振)或ECT(放射性核素掃描)等檢查。可能某些醫生會建議你行CT檢查,但股骨頭壞死早期,股骨頭內因壞死所導致的骨密度變化并不顯著,因此,CT檢查對于早期診斷股骨頭壞死并無明顯價值。
確診后的治療措施
何偉教授認為,股骨頭壞死臨床上一般分為四期,一、二期屬疾病早期,股骨頭尚保持完整外形(無塌陷、變形),如壞死范圍較小或壞死區以非主要負重區為主,可以采用中藥內服、外敷或介入治療等措施,并根據病情減少負重或扶拐。如壞死范圍大且位于主要負重區,極易發生股骨頭塌陷,應積極采取手術治療,不應存有僥幸心理。
三期壞死股骨頭已發生塌陷,單純藥物治療甚至簡單的手術已無法恢復關節正常外形結構,必須盡早采取切開關節的手術治療,目的是在修復壞死同時,盡最大可能糾正股骨頭塌陷、恢復其正常外形。
四期壞死即晚期股骨頭壞死,到了這一階段任何治療方法都難以恢復一個正常關節。但對于年輕的患者來說,人工關節置換仍應十分慎重,通過一系列保髖手術(保留患者自身的髖關節),術后配合康復治療,仍能使多數患者達到緩解臨床癥狀,改善關節功能,延緩骨關節炎進程,推遲人工關節置換的目的。當然,對于部分病情嚴重、無條件接受一年左右時間的康復等情況,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也可以選擇。
總之,股骨頭壞死是一具有高度致殘性質的關節疾病,早期診斷及治療比較困難,而晚期治療的代價很大,效果也不盡理想。因此,對于罹患如非典等疾病而使用激素治療的患者更應對此具有高度的警惕性。
專家呼吁切莫濫用激素
專家們在臨床工作中發現,大約有150~170種原發性疾病治療中都在使用激素。尤其是高達40%~60%的類風濕病人中,曾經用過或正在用激素;其他如青少年為治痤瘡;中老年為治頸椎病、肩周炎、腰腿痛、坐骨神經痛、骨質增生等用激素封閉治療;甚至不明原因的高燒也在盲目靜滴激素;近年來,隨著器官移植的開展,為抗排異反應而大量應用激素,從而導致近年來激素性骨壞死的發生率逐年攀升。
我國學者調查表明,在各種原因致股骨頭壞死中,激素性壞死的發生率,1993年為59.21%,1994年為62.30%,1995年為63.15%,1996年為63.89%,2000年已突破65%的大關!顯然,濫用激素已經成為骨壞死的頭號殺手!并且成為一種令人困擾的醫源性疾病。濫用激素的惡果,甚至比原發性疾病更為嚴重。這說明無論患者還是醫者都存在著一個醫學的盲區,國人應當深思和警惕,慎用激素!臨床實踐證明,通過靜脈應用激素導致股骨頭壞死的發生率較口服者高,大劑量突擊用法比常規劑量發生率高,用中、長效激素,如強的松、地塞米松比用可的松等短效激素發生率高,個別敏感者,尤其是更年期婦女,應用激素引起股骨頭壞死發生率比一般患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