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通常以生后滿28天稱為“滿月”,從出生到滿月,寶寶的生長發育很迅速,身體的各個部位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長的越來越能分辨出像寶寶還是像媽媽了,同時身上的肉肉也明顯的增多了,那么寶寶第一個月體重長多少算正常呢?
一個生后28天的孩子體重應該有多少為好?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嬰兒出生時的體重即基礎體重可有很大不同,有的3千克,有的4千克,不能說4千克的孩子比3千克的孩子健康。另外,喂養方法、吃奶量的不同,嬰兒體重增長的速度也不一樣。如果嬰兒飲食正常,在這段時間里小兒的體重平均每天可以增加30~40克,而且很多研究表明,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其每天體重增加值比人工喂養兒和混合喂養兒更高,這也提示母乳喂養更有利于新生兒的生長發育,更應提倡母乳喂養。嬰兒滿月時其體重通常可比出生時體重增加600克以上,平均增重在1000克左右。如果滿月增重不足600克則提示小兒的生長不太理想,可能有問題,要及時到保健部門查找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
出生后有生理性體重下降者,在生后7~10天體重多已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以后體重逐步增加,到滿月時體重增值一般也可達到上述水平。
新生兒常抱更利于健康
傳統觀念認為新生兒不能常抱,常抱容易使孩子養成被抱的習慣,一旦習慣了之后,一放下就會哭鬧,對大人小孩都沒有好處。現在的觀點是新生兒應該常抱。經常抱著的孩子體型會變得優美,這也是嬰兒的運動之一。
嬰兒的啼哭多是由于身體某個部位不舒服引起的,有時是一種正常的運動,不是因為不抱而哭。整日躺著的嬰兒,對父母是方便的,但不利于嬰兒的生長和發育。
有孩子的出生以后,經常抱著,也未曾形成抱癖,而是性格特別好。抱著時表情愉快,不停地囈囈呀呀,因有事顧不上抱時,他自己躺在床上不斷地運動四肢,四處張望,口中常“念念有詞”,身體發育也顯著地超過同齡孩子。
這是因為抱著的孩子看到的事物多,躺著的孩子光看天花板、房頂,缺乏神經發育必需的各種豐富的刺激。
因此,抱孩子時要同孩子說話、唱歌,用眼睛溫柔地注視孩子,輕輕地晃動,這種感情交流,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精神發育以及身體生長都有著極大的好處。
新生兒的抱法大都采用手托法和腕托法兩種:手托法是用左手托住嬰兒的背、脖子和頭,用右手托住孩子的屁股和腰部。
腕托法是輕輕地將嬰兒的頭放在左胳膊彎中,左小臂護住嬰兒的頭部,左腕和左手護背部和腰部,右小臂護嬰兒的腿部,右手護嬰兒的屁股和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