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與哮喘相關的癥狀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難、胸悶、咳痰等。典型的表現是發作性伴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嚴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現紫紺等。哮喘癥狀可在數分鐘內發作,經數小時至數天,用支氣管擴張藥或自行緩解。
早期或輕癥的患者多數以發作性咳嗽和胸悶為主要表現。這些表現缺乏特征性。哮喘的發病特征是①發作性:當遇到誘發因素時呈發作性加重。②時間節律性:常在夜間及凌晨發作或加重。③季節性:常在秋冬季節發作或加重。④可逆性:平喘藥通常能夠緩解癥狀,可有明顯的緩解期。認識這些特征,有利于哮喘的診斷與鑒別。
二、體檢緩解期可無異常體征。
發作期胸廓膨隆,叩診呈過清音,多數有廣泛的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延長。嚴重哮喘發作時常有呼吸費力、大汗淋漓、紫紺、胸腹反常運動、心率增快、奇脈等體征。
三、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一)血液常規檢查發作時可有嗜酸性粒細胞增高,但多數不明顯,如并發感染可有白細胞數增高,分類嗜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
(二)痰液檢查涂片在顯微鏡下可見較多嗜酸性粒細胞,可見嗜酸性粒細胞退化形成的尖棱結晶(Charcort-Leyden結晶體),粘液栓(Curschmann螺旋)和透明的哮喘珠(Laennec珠)。如合并呼吸道細菌感染,痰涂片革蘭染色、細胞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有助于病原菌診斷及指導治療。
(三)肺功能檢查緩解期肺通氣功能多數在正常范圍。在哮喘發作時,由于呼氣流速受限,表現為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一秒率(FEV1/FVC%)、最大呼氣中期流速(MMER)、呼出50%與75%肺活量時的最大呼氣流量(MEF50%與MEF75%)以及呼氣峰值流量(PEFR)均減少。可有用力肺活量減少、殘氣量增加、功能殘氣量和肺總量增加,殘氣占肺總量百分比增高。經過治療后可逐漸恢復。
(四)血氣分析哮喘嚴重發作時可有缺氧,PaO2和SaO2降低,由于過度通氣可使PaCO2下降,pH值上升,表現呼吸性堿中毒。如重癥哮喘,病情進一步發展,氣道阻塞嚴重,可有缺氧及CO2潴留,PaCO2上升,表現呼吸性酸中毒。如缺氧明顯,可合并代謝性酸中毒。
(五)胸部X線檢查早期在哮喘發作時可見兩肺透亮度增加,呈過度充氣狀態;在緩解期多無明顯異常。如并發呼吸道感染,可見肺紋理增加及炎癥性浸潤陰影。同時要注意肺不張、氣胸或縱隔氣腫等并發癥的存在。
(六)特異性過敏原的檢測可用放射性過敏原吸附試驗(RAST)測定特異性IgE,過敏性哮喘患者血清IgE可較正常人高2~6倍。在緩解期可作皮膚過敏試驗判斷相關的過敏原,但應防止發生過敏反應。
不典型支氣管哮喘表現:
成人不典型的哮喘常發生于嚴重的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由于某些病毒感染引起暫時性的支氣管高度敏感狀態,支氣管粘膜的刺激感受器興奮性異常升高。在某些非特異性刺激因素,如煤煙、油煙、冷空氣、刺激性氣味、飛揚的灰塵等刺激下,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收縮,引起胸悶不適感,但無喘。由于咳嗽的神經反射與支氣管收縮反射有相似的組成部分,所以局部的支氣管收縮又可刺激咳嗽感受器,引起咳嗽反射,表現為陣發性干咳。這種不典型的哮喘常可誤診為慢性咽炎或慢性支氣管炎。病人常用過多抗菌藥物與止咳化痰藥,但經久不愈或反復發作,無明顯季節性。夜間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支氣管粘膜上的迷走神經末梢處于高度敏感狀態,較小的刺激即可引起支氣管痙攣收縮,并刺激咳嗽感受器,誘發咳嗽反射,所以這種胸悶、干咳常在深夜及凌晨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