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記者走進市區一家足療店親身體驗。足療技師首先端上半桶熱水,隨后將一包用塑料袋裝著的褐色液體倒入熱水中,塑料袋上并沒有任何標識。當記者問這袋東西是什么中藥時,足療師告訴記者,這些藥都是老板配制的,至于什么成分,他們也不知道。
“幾乎每種足療都會在泡腳過程中加入各種中藥。”按摩師介紹說。有除腳氣、祛腳臭的,有提高身體免疫力的,好多種呢。
記者進一步問:“用中藥泡腳,真有那么多功效嗎?”按摩師笑笑說:“其實什么藥都一樣,具體功效還真不清楚。”
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足療店發現,每家足療店的價格相差并不太大。而且每種足療的方式都相差無幾,多數都是由中藥先泡腳,然后再由按摩師為顧客洗腳、按腳、修腳,有的規模較大的店還會為顧客按摩全身,拔罐和刮痧等。
“浴足中藥再劣質,一般也不會出現什么不良反應。”一位業內人士稱,目前,開一家足療店主要的投資在店面裝修和人員成本上,以一個30元的足療項目計算,一般足療店的利潤能達到25元以上。“這也是足療店這些年火起來的原因。”
閱讀下一篇
“足療師”培訓兩天就出爐,足療市場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