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保健頻道:前些天,記者經過骨科醫生的辦公室,發現包括他在內,辦公室里每個人的電腦屏幕下面都墊著幾本書。
旁邊一位工作人員看出我的好奇,提醒我注意他們的椅子,“都是他們自己配的,骨科醫生好像都不愛坐太軟的椅子呢。”“這樣對脖子好,對腰也好。”他對記者說,現在腰不好的人越來越多,雖然很多人是工作在身,身不由己,但其實注意生活中的小細節,可以避免很多傷痛。
坐著辦公 這個姿勢腰最舒服
醫生辦公室用的椅子,是塑料材質的,坐下去感覺有些硬,靠背也是塑料的,有一點弧度,椅子兩邊沒有扶手。
“其實,從保護腰椎的角度來看,這種椅子還不是最好的。”他告訴記者,從骨科醫生的眼光來看,比較理想的辦公座椅最好能考慮這幾點。
1、椅子可調節高度。
根據自己的身高調節座椅高度,讓視線與電腦屏幕保持合適的角度,可以避免給頸椎太大壓力,也可以間接保護腰椎。
“脊柱是一個整體結構,一個部位出了問題也會影響到其他部位,所以很多頸椎有問題的人,腰椎也會出問題。”所以,醫生和他的同事,都在電腦屏幕下墊了幾本書,他說,讓屏幕中心位于視線上下10~15度范圍內較合適。
2、椅背最好有一定的傾斜度。
不同姿勢下腰椎受到的壓力不同:站立時,脊椎承載100%的壓力,平臥最低,25%,側臥次之,75%;各種坐姿中,背往后靠一點坐腰椎壓力最小;其次是挺直腰坐;佝著背、或者身體前傾,腰椎都會受到更大的壓力。
椅子保留一定斜度,坐時往后靠,100~120度,腰椎的壓力是最小的。辦公室里難免要伏案工作,他的建議是,盡量讓身體靠近桌子,減少前傾的角度,可以減少壓力。
3、椅子有扶手更好。
起立時有支撐,分擔腰部的壓力。
4、座椅不是越硬越好。
中老年人、比較瘦的人,臀部皮下脂肪比較少,坐太硬的座椅容易引起坐骨結節囊腫。醫生說,太軟的座椅,比如沙發,人坐上去,腰椎缺乏足夠的支持,不利于腰椎和脊柱保持生理結構,所以,他家里雖然有沙發,但從不久坐。
設個鬧鐘 45分鐘換個姿勢
骨科醫生平常也有很多文案工作。“但我不會一直坐著,坐一會兒就到病房走走,久坐、久站,同一個姿勢保持太長時間,對脊柱都是不好的。”醫生建議大家設個鬧鐘,45分鐘就起來動動,換個姿勢。
醫生經常給病人畫兩個圖:一個是拱橋操,仰臥,兩個手肘支撐,將腰背抬起來,使身體像拱橋一樣;還有一個是飛燕操,俯臥,上肢和下肢同時抬起,像燕子飛翔一樣。
“每個姿勢保持3~5秒,每天2次,每次做20組,堅持15天,對緩解腰痛很有幫助。”許醫生說,已經突出的椎間盤,想要通過鍛煉“塞回去”幾乎是不可能的,但這些動作可以鍛煉腰部肌肉,緩解腰痛癥狀。
有個成功的案例。一位35歲的售貨員,她的病情,符合手術指征,但她本人拒絕手術。醫生將她收治入院,嚴格休息,積極鍛煉,配合中藥煎服、熏蒸、牽引、針灸等治療。
現在隨訪快6年了,雖然從片子上看,神經依然處于被壓迫狀態,但得益于訓練,疼痛閾值提高,疼痛麻木不顯著,日常工作和生活也沒太大影響。
這些事,醫生從來不做
除了抽煙酗酒這些壞習慣,各個領域的醫生,在健康方面都有哪些“講究”?我們采訪了8位醫生,分享了他們平常在生活中一定不會觸碰的健康“雷區”。
骨科醫生:
盡量避免的動作:爬山、爬樓梯、打太極、坐低的凳子和沙發,以及蹲著擦地板。膝關節在運動中很容易受傷,爬樓梯、爬山時,膝關節承受更大壓力,同時還會增加軟骨負擔。
消化內科醫生:
不喝濃茶,咖啡也很少喝。咖啡和濃茶,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胃酸具有腐蝕性,如果經常反流,對食管、咽喉就會造成刺激,食道反流癥也是引起食道癌的主要誘因之一。
肝病科:
從來不吃花生醬、煮花生;麻油、玉米胚芽油也不吃。烘干的花生是否霉變,容易判斷;而水煮花生,好的壞的混在一起,不僅難以判斷,黃曲霉素還會擴散。
皮膚科醫生:
去角質真心沒必要,不用美白產品。皮膚有自身的防護系統,去角質會破壞這套系統,得不償失。皮膚科醫生美白方法是出門戴墨鏡、帽子,或者遮陽傘。
兒科醫生:
不給3個月以下的寶寶喂米糊,3個月以下的寶寶,淀粉酶分泌很少,吃了米糊,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婦產科醫生:
出差或旅行,絕對不會用酒店的浴缸泡澡,也不會使用酒店提供的浴巾。如果這些公共用品消毒不嚴格,或者身上有傷口,可能因此感染一些疾病。另外,在公共場所,會盡量選擇蹲式而不是坐式馬桶。
眼科醫生:
晴天外出不會讓眼睛“裸奔”。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會對結膜、角膜、晶狀體以及玻璃體、視網膜等造成傷害。
除此之外,日照,特別是紫外線與白內障的發生也有一定關系,出門戴個防紫外線的墨鏡,可以預防眼底病變,也可以延緩白內障的發生。
口腔科:
絕對不會用牙齒開啤酒,也不會直接用牙齒咬山核桃等硬的東西。不喝碳酸飲料,也不吃特別酸的食物,牙刷使用時間不會超過3個月。習慣吃完東西后漱口,多用牙線,選擇軟毛牙刷。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