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老有所為不是一句空泛的口號,夕陽的光彩照樣是耀眼奪目的。從生理學觀點看,除了社會保障的基本條件之外,老年人健康長壽的籌碼很大一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關鍵是看自己能否合理運用。
首先,老年人要保持心理平衡,正確對待老的到來。少-青-壯-老,不過是人生的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由于生理特點和社會成熟程度不同,承擔的“任務”也不同。老年經歷了前三個階段的拼搏沖刺之后,應該進入休整時期。所以,這個階段的任務在于“一休二整”。休,就是休息,這是最主要的。整,指的是整理人生、總結經驗教訓、指導后來者和用適當的方式服務社會。分工明確了,道理想通了,心理自然就會平衡。
第二,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既然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任務”,老年階段也不能無所事事。到公共汽車站維持秩序、組織同齡人進行文體活動等,只要身體狀況允許,這些任務都是適合老年人承擔的。
第三,培養愛好。根據新階段的新任務培養新的愛好,這是個新課題。舞文弄墨,陶冶情操;養鳥種花,心情愉悅;操琴下棋,活躍大腦……許多在年輕時沒有時間去做的事,年老了不妨試一試。
第四,合理安排衣食住行。這里的合理,就是要把這些安排限定在“老”這個前提下,適合老年階段的生理和身體特點。
總之,每個老人都要學會關愛自己、關愛社會,做到老有所為;全社會的每一個人同樣要關愛老人,做到老有所養。
閱讀下一篇
自己特有的健身方法——說唱健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