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是一年當中的小暑季節,市醫院輸液大廳內,坐滿了正在輸液的市民。雖然,還沒到最熱時節,但這幾天已有不少市民因高溫引發疾病前來治療,其中以腹瀉、中暑、中風疾病等最為典型。
張奶奶已是古稀之年,前幾天早晨突然意識不清,被家人送進了醫院,家人說:“我母親有心臟病史,那天可把我們嚇壞了,面色慘白,感覺她身上一點力氣都沒有。還好送得及時,沒出什么大事。”經診斷發現,張奶奶是由于天熱引起血管疾病。
記者從市醫院了解到,連日來,氣溫較高,每天都有多例心腦血管患者被送進醫院。據該院神經內科醫生介紹,夏天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期,由于水分大量流失而補充不及時,極易在血管內膜的破損處形成血栓,阻礙血液循環,導致栓塞。特別是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基礎疾病的患者,也由于血管較為脆弱,當室內外溫差過大,就會刺激血管而導致血管破裂。
在醫院輸液室內,有氣無力的王老伯倚靠在凳子上。前一天上午,他吃了隔天存放到冰箱里的青菜。不到半小時,他就感到肚子一陣劇烈疼痛,連跑了七八趟廁所。對此,醫生表示,夏季食物容易變質,極易引起腹瀉。市民們在平時的飲食中要尤其注意,盡量不吃隔夜的飯菜,萬一出現身體不適,要馬上到醫院就診。
由大人帶著來輸液的孩子也很多,市醫院兒科醫生告訴記者,隨著氣溫的升高,每天的接診量有了明顯的上升,其中大部分為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輪狀病毒腹瀉等癥狀,這與炎熱的天氣有很大的關系。對此,醫生提醒有寶寶的家庭,在使用空調時,溫度不能太低,保持在27-28℃,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此外,要盡量讓寶寶穿著襯衫和襪子,以防著涼。
閱讀下一篇
風油精在使用時應注意以下禁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