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冬三月之末,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后一個節氣,但卻是一年“運”、“氣”循環變化的開始,做好大寒時節的養生保健非常重要。大寒來臨,到了最冷的時光。專家提醒,此時特別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入睡前以熱水泡泡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睡眠質量,對保健養生都有積極的意義。特別是那些深夜還在上網或伏案工作的人,睡覺之前用熱水泡腳,緩解疲勞,預防寒冷的效果更明顯。
冬季屬陰,而大寒也是最冷的時光。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非常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烘烤腹背,向火醉酒,暴暖大汗。衣著一定要隨氣溫變化及時增減,既要保暖防風,又要預防因為穿得太多出汗而引起感冒。
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可使體內氣血和順,不擾亂機體內閉藏的陽氣,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所以在大寒時節,我們應安心養性,怡神斂氣,抵御嚴冬酷寒的侵襲。尤其是老人,應注意避免過喜或傷心,減少心腦疾病的發生。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季活動、鍛煉對養生有特殊意義。但室外活動要注意,不可起得太早,日出之前的空氣質量、氣溫都不適宜運動,最好等日出后再外出鍛煉。大寒時節的運動還應該注意運動強度,不宜過度激烈,避免擾動陽氣。
冬季陽氣肅殺,夜間尤甚,要“早臥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尤其現在的年輕人習慣性晚睡,到半夜更精神了,殊不知長此下去,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
由于大寒與立春相交接,飲食起居上應考慮到季節的變換,遵循保陰潛陽的飲食原則。這個階段的養生除了要繼續注重滋補腎陰之外,還要兼顧養肝,因為春天陽氣升發,也是人體肝氣升發的季節。
閱讀下一篇
小寒過后海鮮養生 鮮蝦豆腐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