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全市“五一文明崗”獲得單位徐州市婦幼保健院超聲科

全程導醫網 徐州婦幼保健頻道:7月,一則喜訊從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傳來:該院超聲科喜獲中共徐州市委宣傳部、市精神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市總工會聯合授予的“徐州市五一文明崗”榮譽稱號。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徐州市區醫療系統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作為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的重點技術科室,超聲科肩負著超聲影像檢查的重任,用“小探頭”為臨床診療提供著最為可靠的圖像資料;在護佑淮海經濟區婦女兒童健康的道路上,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我們希望病人在超聲科的小屋里,收獲的都是健康和希望。”徐州市婦幼保健院超聲科主任張麗指著桌上的材料:“一年近30萬人次進行超聲檢查,讓患者滿意的前提是,我們必須付出得更多。”
高度責任心 須仔細再仔細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超聲科現有醫護人員30人,每天12臺彩超儀器同時工作,其中配備有5臺國際高端四維彩超設備;人才和技術設施的儲備為“領跑淮海經濟區婦產科超聲技術水平”奠定了技術基礎。
超聲科的職能,主要是針對產科開展早孕期篩查、產前I級、II級、III級(四維彩超)、IV級超聲、胎兒超聲心動圖等項目;針對婦科開展經腹部超聲、經腔內超聲、經直腸超聲、婦科四維超聲、盆底超聲等項目;針對兒科開展新生兒頭顱彩超,心臟彩超、幼兒髖關節超聲等項目;另設男性不孕彩超、下肢血管彩超、淺表小器官及肝膽彩超等。
7月20日,徐州市婦幼保健院門診樓二樓西側,一間干凈整潔的彩超室內,張麗正為一位準媽媽進行超聲胎兒畸形篩查。“超聲檢查十分重要,一旦發現胎兒有嚴重畸形,可能就要終止妊娠。一手托著一個家庭,一方面關系著胎兒的生命,另一方面是懷胎數月的孕婦,所以必須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及精湛的技術,要仔細再仔細,不能出現任何閃失。”
張主任告訴記者,除了按照產前超聲規范必須檢查的內容外,市婦保院超聲科的醫生也盡可能把能看到的都檢查到。
張主任舉例說,比如做系統篩查(四維)彩超時,按照規定,篩查的是II度以上的唇腭裂,但是她們仍然是反復檢查,希望不要放過任何小的瑕疵,“所以我們希望能盡量把各方面都篩查到。”
一次,張主任在為一位孕婦做篩查彩超時,由于胎兒的臉緊貼孕婦子宮,無法看到全面部,“查了十多次都沒看全,直到后來孕婦都嫌麻煩放棄了,讓我幫她出彩超報告。我當然不能同意。”張主任回憶道,在自己的再三勸說和堅持不懈地仔細查看下,終于看到了胎兒的全臉,很不幸查出胎兒是III度唇腭裂。“我們這個崗位責任重大,每一項都是與生命息息相關的大事,所以我們不敢有絲毫松懈。”張主任說。
彈性工作制 加班是“家常便飯”
每天清晨7點30分不到,已經有很多檢查者等候在超聲科門外。
超聲科的很多位工作人員每天基本在這個時候,也都提前到達崗位,開啟科室機器,開始為候診的服務對象進行檢查。
張主任說:“隨著生二胎的越來越多,近期超聲科的日檢查量又刷新了,平均單日檢查人數達850人,日檢查量超過1100人次。”
為了保證每個服務對象都能得到最細致的檢查,超聲科的工作人員每天都在超負荷地工作著。為了解決檢查肝膽患者空腹饑餓問題,超聲科每天上午7點就開機檢查,以縮短她們的饑餓等待時間;為了縮短孕婦的等待時間,并照顧一些外省市的孕婦,讓她們能夠當天完成超聲檢查,早點回家,超聲科中午不休息;針對檢查者劇增,超聲科采取當天病人必須當天做完的規定;隨著胎兒畸形會診量的飆升,為了使周邊地區胎兒畸形孕婦得到及時會診,超聲科還實行了當日加班再晚也必須完成胎兒畸形會診的規定。2015年,超聲科共篩查出各類胎兒畸形2000多例,預計今年還要超出這個數字。
張主任告訴記者,現在科室實行的是“彈性工作制”:按照規定,每天早上8點上班,可早上7點鐘就有人在工作了;中午12點下班,有人忙到12點40分,甚至下午1點;從下午1點30分,往往忙到晚上6、7點鐘還沒下班,“大家幾乎都是早來晚走,沒有準點下班的時候。”
到了周末,按規定能有一天半的休息時間,但由于人手緊張,加上有不少孕婦預約不上系統彩超,醫生要利用周末加班為她們做檢查。所以,有些人一周只能休半天,或半個月才能輪上一次休息。“我們科醫生僅周日一天就接待病人400多人,值班醫生從6個增加到了8個。”
“因為患者人數眾多,每位患者在門口等待的時候,醫生心里比誰都著急。”張主任告訴記者,為了能減少患者的等待時間,超聲科的醫生、護士上班時間都盡量不喝水,去衛生間也一拖再拖,就這樣周而復始,不少醫生都患上了“職業病”壓力性尿失禁、膀胱炎等。張主任自己還患上了脊柱側彎的“職業病”。
張主任動情地說:“我們的醫生、護士承擔著超負荷、高強度的工作,但他們從沒有什么怨言。他們的任勞任怨、愛崗敬業常常讓我感動。”
嚴格把控質量 杜絕差錯
由于婦幼保健院的性質,決定了超聲科的重要性,超聲科醫生是臨床醫生的“金眼睛”,檢查者的“放心鏡”。數十年來,徐州市婦幼保健院超聲科從未出現因為醫療質量導致的醫療糾紛。超聲科一年近30萬人次的檢查量,如此龐大的工作量卻能保證不出差錯,是如何做到的?
張麗說,超聲科對醫生的要求很高,每一位醫生,都必須在老醫生的帶領下,技術考核達標以后,才能上機。每周超聲科要進行業務學習,針對疑難、復雜病例進行全科討論,針對比較棘手的,大家不太熟悉的病例,進行集中學習,這樣才能保證有疑難病例出現時,馬上就知道該如何解決。此外,超聲科每年都會將年輕醫生送到上級醫院進修;醫生每年還有外出參加學習班的機會;進修回來后,組織大家利用休息時間讓每位學成歸來的醫生在科內舉辦講座,提高全科年輕醫生的整體水平。并且,超聲科有質量控制小組,定期對醫療質量進行把關,包括定期抽查超聲圖像,檢查是否按照產前超聲規范要求達到標準;定期下病房抽查病歷,檢查陽性病例符合率,嚴格把控質量。
這種機制的形成,讓差錯幾率降到了最低。“嚴格執行制定好的管理流程,才能保證病人多了不會被‘放羊’。”張麗表示。
“‘手持探頭,便宛若天使編織愛心’,我們的醫生、護士常常在機器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雖然苦點累點,可是能夠用手中小小的探頭,幫助患者理清病情,協助臨床解決患者的病痛,我們都感到十分滿足。”張麗笑道。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