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穴位貼敷療法是一種獨特的治療方法,它將藥物細末或提取物與輔料混合,制成膏狀或糊狀,選擇特定的腧穴進行貼敷,通過藥物與經絡的雙重刺激,調理臟腑陰陽,疏通經絡氣血。
《黃帝內經》強調“天人相應”,即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在一年中最寒冷的三九天,人體陽氣內斂,氣血運行不暢,毛孔閉塞,易引發疾病。此時進行“三九貼”療法,利用溫經通陽的藥物貼敷于特定穴位,通過經絡傳導和氣血輸布,直達病所,增強人體陽氣,扶正祛邪,調補陰陽。這種療法不僅能預防疾病,還能鞏固三伏天“冬病夏治”的效果,實現冬夏皆治,兼具治病與強身的功效。
徐州市中醫院心血管內科結合中醫學“因病制宜”的原則,針對臨床常見病的發病特點和核心病機,研制出系列穴位貼敷劑,用于治療高血壓、心力衰竭、冠心病、便秘、失眠等疾病。
貼敷制劑
一、心脈通貼散
主治 通陽散寒,活血止痛,通經活絡利水。
貼敷穴位 膻中、心俞(雙)、雙厥陰俞、雙內關、三陰交。
適用人群 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各種急慢性心衰出現水腫、腹水、喘憋者,體質偏虛寒者尤為適宜。
二、吳茱萸散
主治 平肝降壓、活血化瘀
貼敷穴位 涌泉穴
適用人群 高血壓患者的輔助治療,緩解頭暈、頭痛癥狀。貼敷方法 每晚睡前洗腳后貼敷于涌泉穴(雙),隔日一次;或每次貼于單側涌泉穴,雙腳交替貼敷。每次貼敷6—12小時,晨起取下。溫馨提示:穴位貼敷為輔助降壓方法,高血壓患者宜堅持長期服用降壓藥,貼敷患者切勿自行停用或減量。用藥前可用溫水洗腳后擦干再貼敷,以利于藥效發揮。
三、安神散
主治 交通心腎,寧心安神。選用肉桂、酸棗仁等中藥制成外敷藥品,可助眠、改善焦慮等癥狀。
貼敷穴位 取穴為雙側內關、神門。適用人群 各種急慢性失眠患者,表現為入睡難、早醒、多夢等。
四、大黃散
主治 通腑瀉熱,潤腸通便,有效促進胃腸蠕動和助便的效果。
貼敷位置 神闕穴。
適用人群 各種便秘的對癥治療,如熱秘、氣秘、虛秘等。
貼敷禁忌
孕婦禁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慎用;瘢痕體質者慎用;皮膚過敏者慎用。
貼敷注意事項
1.貼敷藥物期間,盡量穿深色衣物,防止藥膏污損衣物。
2.貼藥后不宜做劇烈運動以防藥物脫落。3.貼敷藥物期間,患者應盡量避免食用寒涼、過咸等有可能減弱藥效的食物,也應盡量避免煙酒、海味及辛辣刺激、牛羊肉等食物。4.取下貼敷藥物后,用清水沖洗局部。避免搓、抓、撓背部,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癢藥品,防止對局部皮膚的進一步刺激。5.貼敷后如有不適,如:局部刺癢,疼痛,出現皰疹或皮膚破潰等請立即取下藥物,及時就醫。
專家介紹
張 婧
副主任中醫師
醫學碩士
畢業于南京中醫藥大學,從事心血管臨床診療10余年,曾于江蘇省人民醫院心血管科進修,多次赴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參與培訓及學術交流,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以中西醫結合之法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原發性高血壓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癥等疾病,尤其擅長心力衰竭的重癥救治及中醫藥調護,積極參與科研工作發表論文數篇。
門診時間:周二下午
聯系電話:1875150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