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很多女性朋友都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有人即便裹得里三層外三層,手腳依舊冰冰涼涼的,夜里睡很久,腳丫也暖不起來。可別小瞧這手腳涼,天冷加衣仍不見好轉,背后實則大有文章。
常見原因
1、虛寒體質 女性常表現為陽氣不足,陰寒有余的虛寒體質,四肢末梢循環欠佳,容易出現體溫調節紊亂,手腳冰涼便乘虛而入。
2、氣血虧虛 中醫所說的“氣血”,是人體內氣和血的統稱。中醫學認為氣和血作用不同而又相互依存,用以營養臟器組織,維持生命活動。女性經期、孕期氣血易虧損,還有些女性節食減肥,也會引發氣血不足,致使手腳失了氣血的溫煦。
3、寒氣入襲 越來越多的女性朋友為了時尚美觀,不注意自身保暖,即使深冬也不愿被溫暖的羽絨服包裹,反而裸露腳踝,造成寒氣入侵,從而導致手腳冰涼。
4、過食寒涼 很多人其實不只是冬天手腳冰涼,即使在夏天也一樣,癥結多在于過食寒涼之物。這些寒涼的食物不僅僅是冷飲、啤酒,還包括部分熱性的水果,這些寒涼食物進入體內,會拖慢氣血運行,讓肢體末端“供血不足”,感覺手腳冰涼。
日常調理 改善狀態
1、增加運動 晨起健走30分鐘左右,既能夠促進氣血運行從而溫暖全身,又能提升新陳代謝,一整天都會充滿活力且不容易發冷。2、防寒保暖 在換季時及時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在冬天時多穿衣服避免涼氣侵襲,晚上睡覺前可多用熱水泡腳以加快血液運行,從而緩解手腳冰涼的現象。3、補充維生素E 維生素E可擴張末梢血管,有助于血液循環暢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手腳冰涼的癥狀。4、中成藥物 可以遵醫囑吃一些補陽的中成藥物,如金匱腎氣丸、右歸丸、附子理中丸等,平時可以用枸杞、杜仲泡茶喝。5、改善飲食 常吃溫補的食物,如黑芝麻、甜湯圓、桂圓茶、枸杞生姜紅糖飲,當歸生姜羊肉湯等,冬天吃不僅讓身子暖,還可以達到補身之效,緩解手腳冰涼。要注意的是,容易手腳冰涼的人一年四季都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
中醫外治療法
1、艾灸補陽驅寒
可以選擇在三伏天進行艾灸,中醫講究天人相應,三伏天為一年之中陽氣最旺盛的季節,艾草為純陽之草,通過艾灸可以起到很好的溫補陽氣的功效,祛除體內的寒氣,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三九天也可以進行火龍灸,打通督脈,溫陽通絡,促進氣血循環。睡前用艾葉、花椒、生姜煎湯泡腳,改善手腳冰涼的狀態。
2、穴位貼敷溫通
將肉桂、延胡索、當歸、白芍、艾葉、香附、莪術、細辛、白芥子、吳茱萸、小茴香等中藥,按一定比例打成粉,用生姜汁及黃酒調和成膏,貼敷在大椎、內關、神闕、關元、命門、足三里、涌泉等穴位上,起到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的作用。
3、針刺推拿通絡
針刺補法、推拿手法、刮痧拔罐、中藥熏蒸等中醫特色治療有溫通經絡的作用,可有效改善手腳冰涼癥狀。
4、中藥膏方口服
徐州市中醫院的院級膏方強腎溫陽膏,健脾補腎,祛寒除濕、溫通經絡,從根源強健體魄,助力驅散手腳的徹骨寒意。
專家介紹
潘小紅 治未病科主任
主任中醫師 碩士生導師 教授
石學敏國醫大師學術傳承人
徐州市名中醫
擅長中醫針藥結合治療:肥胖、脂肪肝、疲勞綜合征、代謝綜合征、女性更年期綜合征及亞健康調理;女性內分泌失調、黃褐斑、月經不調、痛經、不孕、產后調理;自汗、盜汗;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急性胃脘痛、便秘、慢性結腸炎等;頸肩腰腿痛;失眠、頭暈、頭痛、耳鳴耳聾、面癱、面肌痙攣、腦梗死、腦血管病后遺癥、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等神經系統疾病。自主研制瘦身I號湯、瘦身Ⅱ號湯、祛濕健脾合劑、亞健康湯、鎮痛I號等科研制劑,廣泛應用于臨床。
門診時間:治未病科周二、周四,名醫堂周一、周三、周五 聯系電話:1381328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