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徐州市傳染病醫院結核病專家張海晴談肺結核的診治要點——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古老的慢性傳染病。除了指(趾)甲、毛發外,全身各器官均可發生結核病,80%以上發生在肺部,俗稱“肺癆”。
肺結核的常見癥狀主要是:咳嗽、咳痰,午后低熱、夜間盜汗、痰中帶血、咯血、胸痛、胸悶、疲乏無力、體重減輕等。若癥狀持續2周以上不愈,應高度懷疑得了肺結核,需及時到醫院就診。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具有典型的臨床癥狀,少數患者無明顯癥狀或癥狀輕微而不易察覺。胸部X線、CT檢查是診斷肺結核的重要方法。胸部CT比普通胸片能更早期發現微小的病灶、更清晰顯示病變的特點、性質及變化。除此之外,還可以做痰結核分枝桿菌檢查,包括痰涂片、痰培養,這是確診肺結核病的重要方法,也是制定治療方案和評價治療效果的重要依據。如果痰菌陰性的,還需要通過纖維支氣管鏡檢查,進一步確診,纖維支氣管鏡也應用于氣管結核和淋巴結支氣管瘺的診治。
但是,如果結核菌素試驗(PPD試驗)和γ-干擾素釋放試驗(IGRAs),這兩項檢查陽性,只能說明可能感染了結核菌,但是否得了結核病,還需醫生根據臨床表現、影像及檢驗結果等進行綜合分析。
目前最新的結核分子生物學診斷GeneXpert MTB/RIF、基因芯片技術、mNGS(宏基因組二代測序)等等,具有快速、敏感性及特異性高的諸多優點,極大提高了結核病的早期確診率。
但仍有部分不典型的菌陰肺結核患者,早期確診難度較大,需要在??漆t生的指導下,完善多項檢查,綜合各方面的病史資料,才能做出最終診斷。
肺結核的治療,必須遵循以下五大原則: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才能確保查出必治、治必徹底的目標。
一、早期:任何疾病都強調早診斷、早治療,對結核病尤為重要。早治療才能快速控制傳染性,減少對周圍人的影響,避免遷延不愈及嚴重的組織破壞。
二、聯合:抗結核藥物必須聯合使用,這樣才能發揮藥物的協調作用,達到殺菌效果,縮短療程,避免或延緩耐藥性的產生。
三、適量:藥物需適量,才能達到治療目的,又不給人體帶來過多的毒副作用。
四、規律:不按規定劑量及療程服藥,易使肺結核遷延不愈、惡化及治愈后復發,其后果是發展為治療難度很大的耐藥結核病,甚至是嚴重的耐多藥、廣泛耐藥結核病。不僅治愈率低,而且治療費用成倍增長。
五、全程:治療具體療程,需根據??漆t生的專業判斷,切忌自行停藥。
張海晴,中共黨員,主任醫師,結核二科主任,結核大科副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醫學碩士,徐州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科教強衛工程青年醫學人才”、徐州市第七期“雙百工程拔尖人才”。
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青年委員、重癥專委會委員,中國防癆協會臨床專業分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結核病分會委員,江蘇省醫院協會重癥傳染病救治學組委員、徐州市慢性病鑒定主檢專家、徐州市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庫成員。榮獲江蘇省“百名醫德之星”、徐州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徐州市衛生健康系統疫情防控工作優秀共產黨員、徐州市“十佳醫生提名獎”、徐州市百名“醫德好、醫風正、醫術精”標兵、徐州市“五一巾幗標兵”等榮譽稱號。
參與多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多中心研究課題并擔任本地區負責人,主持省、市級科研課題多項,發表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等論文多篇。獲得江蘇省衛鍵委醫學新技術引進獎1項,徐州市科學技術獎2項,淮海科學技術獎1項,徐州市醫學新技術引進獎2項。長期從事結核病臨床、科研教學工作,曾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呼吸科及結核科進修學習,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各型肺結核(包括結核性胸膜炎、氣管支氣管結核)、肺外結核(淋巴結核、結核性腦膜炎、腹盆腔結核、骨關節結核等)、結核病合并糖尿病等合并癥、非結核分枝桿菌病的診治,抗結核藥物嚴重不良反應的處理,咯血、自發性氣胸等結核病并發癥的救治。尤其對疑難復雜結核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耐藥及重癥結核病的綜合診治有獨到之處。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