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今年38歲的劉女士,家住安徽。三年前,她的左側乳房出現腫塊,并且伴有疼痛,后來腫塊潰破,流出很多膿液。破口的位置很長時間不能愈合。過了幾個月后,又發現有腫塊,并慢慢長大。她嚇壞了,以為自己患上了乳腺癌。
到當地醫院檢查,排除了乳腺腫瘤,醫生告訴她乳房里面有膿液,為她做手術切開引流。
沒想到過了不到一年,她發現腫塊又出現了,而且伴有疼痛,這讓她非常痛苦,內心焦慮不已。此后,每年她都要經歷一次乳腺手術,讓她痛苦不堪。
一個月前,她來到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就診,乳腺外科的梁興忠主任通過檢查,確診劉女士患的是漿細胞性乳腺炎。梁興忠主任說,漿細胞性乳腺炎屬于乳腺科的疑難病癥,雖不致命,但是極易復發,非常難處理,被稱為“不死的癌癥。”
他告訴劉女士,不必焦慮,這個病不會致命,但是病程長,易反復,屬于乳腺科里的疑難雜癥。建議她保守治療,最好不要再手術。為她輸液治療三天后,腫塊明顯減小出院。梁主任建議她出院回家后每天用藥外敷。
可一個月后,劉女士又來了,她告訴梁主任,藥物外敷效果甚微,腫塊又長大了,疼痛加劇,實在受不了了,她希望梁主任給她做手術。在劉女士的再三要求下,梁興忠主任為她做了腺體切除手術。從乳暈的位置開刀,剝除出問題的乳腺管。
漿細胞性乳腺炎是乳腺科的疑難雜癥
什么是漿細胞性乳腺炎?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
梁興忠主任解釋說,漿細胞性乳腺炎也叫乳腺導管擴張癥,是一種病程冗長、病變復雜而多樣化的慢性乳腺病。這種疾病臨床表現可分為3期,早期癥狀不明顯,可有自發性或間隙性乳頭溢液,只是在擠壓時有分泌物溢出,溢液呈棕黃色或血性、膿性分泌物,此癥狀可持續多年。
急性期,可引起急性炎癥反應,出現乳暈范圍內皮膚紅、腫、發熱、觸痛。腋下可觸及腫大的淋巴結并有壓痛。全身可有寒戰、高熱等表現。此急性炎癥樣癥狀不久即可消退。
亞急性期,在乳暈區內形成具有輕微疼痛及壓痛的腫塊。腫塊邊緣不清,大小不一。穿刺腫物常可抽出膿汁。有時腫物自然潰破而形成膿瘺。膿腫潰破或切開后,經久不愈,或愈合后又重新有新的小膿腫形成,使炎癥持續發展。
慢性期,可出現1個或多個邊界不清的硬結,多位于乳暈范圍內。捫之質地堅實,與周圍組織粘連固著,與皮膚粘連則局部皮膚呈橘皮樣改變,乳頭回縮,重者乳腺變形。可見漿液性或血性溢液。臨床上有時很難與乳腺癌相鑒別。
梁主任說,在臨床上發現,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按其發展規律而出現,首發癥狀不一定是先出現乳頭溢液或急性炎癥表現,可能是先出現乳暈下腫塊,在慢性期中可能出現經久不愈的乳暈旁瘺管。
漿細胞性乳腺炎的發病原因
漿細胞性乳腺炎的發病原因是什么?梁興忠主任說,其發病原因目前尚無一致認識,可能和下列因素有關。
一、導管排泄障礙,如先天性乳頭畸形、凹陷、不潔或外來毛發、纖維等引起乳孔堵塞,導管發育異常,乳腺結構不良,導致上皮增生、炎癥、損傷等引起導管狹窄、中斷或閉塞。導管內分泌物積聚,引起導管擴張。部分中、老年婦女,由于卵巢功能減退,乳腺導管呈退行性變,管壁松弛,肌上皮細胞收縮力減退,導致導管內分泌物積聚而管腔擴張引起本病。
二、異常激素刺激,有學者發現病人血中激素水平異常,異常的性激素刺激能促使導管上皮產生異常分泌,導管明顯擴張。
三、感染,也有部分學者認為本病伴有厭氧菌感染或乳暈部感染,侵及皮下波及乳管,經乳管穿通后形成瘺管。
漿細胞性乳腺炎,因病情復雜誤診率非常高
梁主任說,這種疾病的病理改變和臨床表現較為復雜,因而常易與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病,特別是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癌相混淆。臨床誤診率很高,其中誤診為乳腺癌的占16.5%。因誤診為乳腺癌而誤行乳腺根治術者也為數不少。
對于漿細胞性乳腺炎的治療,他說,手術治療是本病有效的治療方法,但要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采取不同的手術方法,否則處理不當極易復發。激素治療的效果也非常快,但是也是容易復發。
他一般建議病人采用中醫中藥進行保守治療。
在初期,癥狀為乳頭凹陷,有粉刺樣分泌物,氣味臭穢,或伴有乳暈部疼痛不明顯的腫塊時,以疏肝理氣、調攝沖任為主;
急性期,癥狀為乳暈部腫塊增大,脹痛顯著,形成膿腫,有波動感,全身出現怕冷、發熱、頭痛等癥狀,以清熱解毒、祛瘀消腫為主;
亞急性期,全身及局部炎癥反應減輕,局限性腫塊已潰破,膿性溢液不止,形成竇道或瘺管時,以清熱消腫、活血祛瘀為主;
到了慢性期,局部感染得到控制,殘留竇道、瘺管、潰口常有膿性分泌物溢出,乳房皮膚“橘皮樣”或變形,此時一般不內服中藥治療,應行竇道或瘺管切開、搔刮術,切去外露的硬韌管壁及瘢痕組織、變形的皮膚,盡量保存乳頭組織,術后用提膿祛腐的中藥嵌塞創面,每天換藥,待膿腐排盡后,改用生肌散斂創收口。此類手術的優點是病人痛苦小,組織損傷少,復發率低,基本保持乳房外形。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