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通訊員 姚萌) 寶寶多大可以坐學步車啊?寶寶快到六個月了,能坐學步車嗎?鄰居說我照顧的太細了,該用學步車了……在徐州婦幼保健院兒??聘呶洪T診王仙主任的診室內,經常有家長咨詢學步車是否能夠幫助孩子學步。對此,王主任提醒家長,給寶寶用學步車弊大于利,它會給寶寶的生長發育帶來很多危害。
寶寶X型腿或是學步車導致
張女士的寶寶快9個月了,最近因為要不要給孩子用學步車的事,她找到王仙主任咨詢。“最近婆婆把學步車搬出來讓寶寶開始用了,可是我又聽人說用學步車會影響寶寶的骨骼發育,我也不知道該不該給孩子用。”張女士說,因為白天婆婆一個人在家帶孩子,寶寶現在會到處亂爬,所以要做點事情很不方便,因此把寶寶放學步車里,讓他自己玩,既不用擔心他會亂爬摔倒撞到或者亂翻抽屜了,大人也能“解放”出來。
其實和張女士有同樣顧慮的家長不在少數。在回答她的問題前,王仙老師給她講述了之前曾接診的一個病例。3歲多的彤彤(化名)7個多月大時就能坐在學步車里自由滑行了,家長當時特別開心,覺得寶寶長本事了,可是到能夠獨立行走后,發現她走路的姿勢和一般孩子不一樣,兩條大腿總喜歡夾緊,小腿外撇,雙腳還內八字。家長總以為孩子是膽小怕摔倒,走路小心而已。等孩子長大些了,看著別人家的孩子都到處跑了,彤彤卻討厭走路,沒走幾分鐘就喊疼,要大人抱著。要說孩子嬌氣也不至于每次都喊疼,察覺情況不對后,家長帶著孩子來到醫院就診。經檢查,彤彤被診斷為有較嚴重的扁平足,足跟外翻,長期走路姿勢異常又繼發了X型腿。而這與較早使用學步車學走路有一定關系。
“因為七八個月大的寶寶骨骼軟,下肢骨骼和肌肉力量不足以支撐身體的重量,特別是偏胖的寶寶身體重量更大,下肢的不正常受力可能招來X型腿或O型腿。”王仙老師表示,學步車的坐椅高度與寶寶的身高不符,較小的寶寶腿短為了遷就學步車只能踮著腳尖走路,時間長了會使腳后跟變形外翻,自然會增加扁平足風險。
學步車會給寶寶成長帶來很多危害
“寶寶坐在學步車里的需要活動時,可以借助車輪毫不費力地滑行。家長看似寶寶在自由支配自己的身體,實際上缺乏真正的自主鍛煉。”王仙老師說,寶寶學走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習走路的時期也是寶寶大運動發育的最重要階段,而學步車容易使寶寶形成依賴,影響大運動發展。寶寶在能夠獨立行走前,最好經過充分爬行,在這個過程中,寶寶學會了控制和平衡自己的身體,學會了思考和規避風險,同時也是鍛煉和增強自身力量的過程。而學步車雖然會帶來一定的安全感,但有的寶寶過分依賴學步車,利用學步車的支撐代替了自身力量的運用,沒有主動學習的機會,這對寶寶的運動和平衡能力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學步車會限制孩子的視野及活動范圍,違背孩子的自然成長規律,容易造成不良體態,甚至導致骨骼畸形。寶寶的視野和活動范圍都很有限,而學步車的使用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視野,使寶寶活動很受局限。過早或過多或使用學步車不當,違背嬰兒生長規律而人為“助走”,會對嬰兒發育產生不良影響。比如當學步車的滑動速度過快時,寶寶不得不兩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時間長了,容易使腿部骨骼變形。此外,家長們往往會認為寶寶在學步車里會省心又安全,短時間內可以不用人照看。但事實上,當寶寶在嬰兒學步車里時,反而需要大人特別注意。
“不少家長認為把寶寶放在學步車里比較安全,而且不耽誤做家務。其實未必。”王老師解釋說,學步車賦予了原本不能自由移動、不知危險的嬰幼兒快速運動的能力。但由于嬰幼兒頭部所占身體比例較大、質量較重,又暴露在車身架以外,因此在缺乏安全保護的情況下,很容易因車身翻倒而受傷。特別是在臺階或者放置了危險物品的地方,常常會讓父母猝不及防,反而增加了危險系數。
此外,長時間坐在學步車中,可能限制兒童許多自主的手、眼、腳的配合動作。易出現感覺統合失調,學齡期學習困難的幾率增加。
尊重客觀規律,正確引導寶寶學步
采訪中,王仙老師一再強調,寶寶能夠獨立行走需要身體的力量足夠強壯,并且能夠平衡自己的身體,在學習走路的過程中需要眼、手、足協調,預估自己和環境的關系,以及思考如何走,走到哪里最安全……所以,人們常常可以看到走路還不夠穩的孩子,在移動自己身體前,會四下打量后,快速撲向親人或者他(她)認為安全的可以依附的地方,防止自己摔倒。在這個過程中,寶寶學習的不單單是走路,同時也在收集資料,分析評估、決策和實施。這是孩子非常復雜的大腦活動,也反映了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需要通過在學會行走之前不斷地爬行來習得。
“不要讓孩子過早依賴學步車學習走路,要讓孩子從俯臥抬頭、翻身、爬、站、走循序漸進發展。”王老師提醒說,寶寶從腹爬逐步會手膝爬行,扶物行走,最后可以獨立行走,其中扶物走和手膝爬行會交替出現在同一個時期,這是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大部分孩子要經歷5個月左右;家長不要刻意讓寶寶練習走路。寶寶在能夠獨立行走之前,最好充分爬行500-800小時。從寶寶出生到獨立行走,家長可以刻意讓孩子趴著,促進原始反射的消失、加強孩子身體肌肉的力量;可以引導孩子練習翻身;可以通過各種游戲促進孩子爬行;可以在孩子能夠扶物行走后,故意把玩具擺在地上,讓寶寶學會屈膝蹲起,使肌肉的力量得到鍛煉,但是,不可以用如學步車、用毛巾或布帶(學步帶)吊住寶寶、架著寶寶的雙臂等方法讓孩子學習走路。寶寶大運動的發展是水到渠成的過程,家長一定要順其自然,不要擾亂孩子自然的生長過程。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