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慢性腹瀉可能是肝病的一個癥狀,甚至可能暗藏肝癌。如果患者出現反復腹瀉、食欲不振、便秘與腹瀉相交替、糞便色淡、偶爾有惡心嘔吐、消瘦等情況,經過積極治療效果不好,要引起足夠重視,警惕肝病的可能。
反復腹瀉,竟是患了肝病
王老伯這幾年一直被反反復復的腹瀉困擾著,癥狀時好時壞,每天至少兩三次。他到當地醫院就診,治療后,癥狀好轉一陣,但很快又復發,也曾行胃腸鏡檢查,但沒有發現胃腸道有異常。近3個月來,王老伯的癥狀更加嚴重了,甚至有時候一天五六次,為進一步治療,王老伯來到徐州市中心醫院就診。
徐州市中心醫院肝膽胰脾外科副主任醫師齊敦峰發現王老伯除了有反復腹瀉的癥狀之外,還出現了面腫、下肢腫的現象,有時還伴有肝區隱痛不適,這讓齊敦峰意識到可能并非是普通的消化問題引起的腹瀉。經過系統檢查后,檢驗結果顯示老王患有乙肝小三陽、肝功能異常、多項指標超標,甲胎蛋白高達16570ug/ml。彩超和CT均顯示,老王患有肝硬化、肝癌并有腹水。
為什么肝病患者會慢性腹瀉?
其實,像王老伯這樣因為肝功能出現問題而引起的腹瀉并不少見。因肝實質性疾病所引起的慢性腹瀉叫做肝源性腹瀉。多種肝病都可發生肝源性腹瀉,急性甲肝、乙肝腹瀉發生率在5%左右,慢性肝炎(主要是乙肝)腹瀉發生率在13%~25%,肝硬變腹瀉發生率為10%~30%,肝癌病人則為5%~35%。腹瀉癥狀可以伴隨肝病的全程,也可以是間斷出現。
其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腹瀉多在清晨或早飯后,每日1次~3次,量不多,糞便稀薄不成形,肉眼看不到有膿血,脂肪較多時糞便有油光。多數患者腹瀉不伴有腹痛,或者僅有輕微腹痛,便后就可緩解。但許多患者經常伴有肝區、脅肋部隱痛不適,排便不暢,排便時間延長。糞便常規檢查、胃腸鏡檢查多屬正常,糞便培養也無致病菌生長。對抗生素治療效果不好,常隨肝病的好轉而好轉。
腹瀉是肝病的常見癥狀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肝病患者都會出現腹瀉的癥狀,也并不是所有的腹瀉都是肝病引起的。對于慢性腹瀉患者,除了常規的大便檢查和胃腸鏡之外,還要檢查肝臟,以便排除肝病等肝病的可能。
其次,消瘦乏力、不規則發熱、鼻出血、牙齦及皮下淤斑、低蛋白血癥、水腫、腹水、腹脹,以及肝區、右肋部或劍突下、右肩、骨骼等部位疼痛都是肝病的明顯癥狀。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