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您看她這個牙齒怎么回事?怎么里面又長出來一排?”昨天,在婦幼保健院口腔保健科門診,一位年輕媽媽劉女士帶著六歲的女兒來看牙。
劉女士說,女兒幼兒園里有不少小朋友都開始掉牙了,可是女兒一直都沒有要換牙的跡象,沒想到前面的牙齒沒掉,里面又長出來兩顆。口腔科主任李莉萍看過以后告訴劉女士:“這是乳牙滯留,也叫乳牙遲脫!得把前面的乳牙拔掉。”
小姑娘一聽要拔牙,怕疼就開始哭鬧。看到女兒哭,劉女士問醫生是不是必須拔掉,醫生回答必須要拔掉,否則會造成牙齒不整齊,影響美觀。
什么是乳牙滯留?發生乳牙滯留有哪些危害?
李主任解釋,兒童一般從6到7歲開始換牙,乳牙逐漸脫落,恒牙相繼萌出,大部分兒童都能順利完成這一過程。然而,有一部分孩子卻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恒牙已經萌出,而相應位置上的乳牙卻尚未脫落;還有一部分孩子過了乳牙替換時間,繼承恒牙持續未萌,乳牙保持在恒牙列中。醫學上把這一類現象叫做“乳牙滯留”,又叫“乳牙遲脫”。乳牙滯留最常見的表現為“雙排牙”,即恒牙已經萌出,乳牙尚未脫落,并排存在于口腔中。
發生乳牙滯留不僅影響美觀,還會對兒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從生理方面來看,會影響兒童正常的生長發育。比如兒童乳牙滯留會引起恒牙萌出方向和位置的異常,對兒童的牙齒排列造成影響;同時,乳牙滯留會導致口腔衛生難以維護,進而導致齲齒等問題的發生。從心理方面來說,乳牙滯留所造成的牙齒畸形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兒童之間的交際,因牙齒不好看而受到嘲笑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進而容易產生自卑感,影響兒童心理健康。
造成乳牙滯留的原因有哪些?應該如何處理?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明明對孩子的牙齒健康已經很關注了,吃的比大人精細得多,為什么還會發生這樣那樣的牙齒問題呢?
李主任說,導致乳牙滯留的原因有很多,除去恒牙萌出位置異常、恒牙先天缺失、嚴重的乳牙根尖周病變等原因外,當前兒童普遍存在的飲食過于精細,咀嚼不足,乳牙得不到應有的鍛煉和刺激,也是造成乳牙滯留的重要原因。
很多家長是出于保護孩子的目的,將食物盡可能地打成汁和泥,以免孩子發生卡著、嗆著等危險情況;吃水果的時候,家長們喜歡把水果切成片給孩子吃;還有一些家長認為經過將食物打碎這種精細化的操作后,食物中的營養更容易被吸收。其實,卻不知這種對替牙期兒童的過度關愛不僅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還會產生負面影響。
乳牙滯留雖然會造成許多不良影響,但及時有效地處理仍可將傷害降到最小。
對此,家長朋友如果發現孩子有乳牙滯留,應及時帶孩子找口腔醫生進行專業處理。對于普通的“雙排牙”現象,一般會將滯留乳牙拔除,減少新生恒牙的阻力,使其慢慢復位,即便沒有完全復位,也可以在適當的時機用正畸的方法將牙齒排列整齊。而對于經過醫生判斷確診為恒牙先天缺失者,在兒童時期可酌情不予處理。
防治乳牙滯留 需從日常抓起
李莉萍主任認為,發生乳牙滯留及時治療固然重要,但是防患于未然才是根本。
為了避免發生乳牙滯留及其他牙齒疾病,兒童及家長應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經常檢查牙齒:一般應至少半年左右檢查一次,如發現兒童乳牙無光澤、顏色灰暗,說明牙齒可能已經受到損害;若牙齒可見黑齲洞,表明該牙可能已經齲蝕,應速去醫院就診。
避免飲食過于精細:兒童階段應經常進食較粗糙的、富含粗纖維的食物,以強化牙頜系統的咀嚼活動,增加口腔及牙齒的自潔作用,減少牙病發生率。
糾正不良習慣:教育兒童改正咬舌、咬物、吮指、舔牙等不良習慣,避免誘發牙間隙增寬、牙齒傾斜、局部開頜、牙前突等問題。
減少甜食攝入:兒童應盡量控制糖果和甜食的攝取量,睡前忌甜,忌含糖過久。
認真刷牙漱口:教育兒童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尤其是吃甜食后認真漱口的衛生習慣。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