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10歲男孩小雨,上幼兒園時身高就比同齡孩子矮。上小學以后,體重噌噌地往上漲,身高卻長得很慢,在班里個頭屬于比較矮的。家長以為,孩子屬于晚長型,只要營養跟得上,以后肯定還會躥個兒的。可是看著其他同學都在長個,小雨產生了自卑心理,不愿參加集體活動。家長這才意識到孩子身高問題。到醫院檢查,結果骨齡已經12歲了。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專家褚英表示,寶寶從出生開始,往往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孩子體重,甚至在整個幼兒階段,對體重增減的敏感度遠遠大于身高。事實上,兒童生長發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具有階段性,身高和體重的發育還不一樣,到18歲青春期以后就會停止發育了,因此,兒童身高增長更需要關注,即使后期身高再生長也不能彌補之前的生長不足。
孩子身高應從出生時開始關注
“小雨現在身高只有130cm,接近同年齡同性別兒童身高評價標準的第3百分位,而該年齡的男童平均身高應該達到140cm左右,明顯矮于同齡人。”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醫師褚英說,其實,小雨在幼兒時期身高就低于同齡人,但是家長抱著孩子晚長的想法,并沒有對身高加以重視,錯失了彌補幼兒時期生長不足的機會。
褚主任說,孩子的身高應該從一出生就關注。雖然身高有75%受遺傳因素決定,可并不能代表父母個子高,孩子就一定是高個子。還有25%是后天因素的影響,比如營養、環境、情緒、運動等因素。如果后天因素對兒童身高增高不利,孩子成年的身高很可能達不到遺傳身高。孩子生長有2個關鍵期,一個是嬰兒期,另一個是青春期,這兩個時間段,孩子體格生長的速度最快,應給予兒童身高增長更多的關注。
小雨的現有身高明顯低于參照人群的平均水平,骨齡又大于實際年齡2歲,就要到內分泌門診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排除生長激素缺乏或性早熟的可能。
相比較于學齡期的孩子,學齡前的幼兒身高平均每年應該增長7厘米左右,如果高于或低于這個增長速度,家長應該注意,及早干預,以免孩子過早或過晚生長。
褚主任還給記者講述一個3歲半幼兒的病例,孩子出生時身長47厘米,體重2.55公斤,3.5歲時身高95.5厘米,體重15.2公斤。與同齡的標準身高比較,屬于標準范圍內的下限。身高水平也低于體重水平,屬于粗壯體形。
孩子喜歡吃肉,每天100克肉,一個蛋,酸奶200毫克,飯量較多,喜歡吃甜食,家長認為孩子瘦小,經常鼓勵多吃。晚上10點前入睡,12點左右經常起夜,早晨7點起床。平時戶外活動不多,周末有時外出。
根據身高記錄,孩子3歲到3.5歲的半年間身高增長3厘米,低于平均值3.8厘米。經過骨齡測算,顯示為骨齡4歲,大于年齡,屬于早長型。好在孩子父母對身高非常重視,及時到醫院檢查,提早對身高進行干預。根據孩子的情況,專家對其身高給出了干預建議,一方面要控制體重增長,延緩骨齡增長,一方面提高身高增長速度。
身高的測量至少3個月一次
褚主任說,體重的測量,應該每個月一次;身高的測量,也應該每月監測,或者至少3個月要測量一次。3歲以上至青春期前的兒童,每年身高應增長5-7厘米,每3個月應增長1.5厘米,如果每3個月身高增長低于1.5厘米,應去請保健醫生分析原因,并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
為了使身高和體重的測量更為準確,應該每次都在早晨起床后測量,或者在一天中固定的時候測量。每次測量都用同一個秤。每次測量的地點和人員最好固定,以減少誤差。
怎么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身高異常呢?褚所長表示,可以用百分位數評價方法,比如從標準參照人群中隨機選擇同年齡同性別的100個孩子,按身高從矮排到高。如果您孩子的身高在第50百分位數,表示您孩子的身高中等,有一半的孩子比您孩子高、另有一半的孩子比您孩子矮:如果您孩子的身高在第25百分位數,表示有24個孩子比您孩子矮、另有75個孩子比您孩子高;如果您孩子的身高在第90百分位數,表示有10個孩子比您孩子高、另外有89個孩子比您孩子矮。
如果身高低于第3百分位數,就是倒數第三,屬于生長遲緩,可能有內分泌系統疾病,需要盡早去醫院就診。身高在第97百分位數以上,有發生性早熟的可能性,需要去醫院進行骨齡檢測和其它檢查,以排除疾病的可能。
過于肥胖會導致骨齡提前發育
“之所以有些孩子長不高,主要是因為發育過早、骨齡偏大,雖然骨齡偏大會讓孩子在短時間長得很快,但將來骨骺閉合也會提早,總發育時間就被縮短,相應的最終身高則會差強人意。”褚主任表示,想要查看孩子骨骺發育情況,就要去醫院檢查骨齡。
為什么孩子要檢測骨齡呢?褚主任表示,每個孩子身高生長有早長和晚長之分,骨齡可以真實地反映兒童生長的實際狀態。比如一位身高112厘米的5歲男孩,骨齡也為5歲的話,身高屬于第50百分位,未來生活中如果生長環境良好,18歲時的成年身高可能為172厘米。如果這個5歲男孩的骨齡為6歲的話,就應該用6歲兒童的生長標準來衡量孩子的身高,112厘米的身高位于第10百分位,未來如果沒有干預措施的話,18歲時的身高可能為165厘米。如果孩子的骨齡大于實際年齡,而營養又過剩,很可能會促使孩子的骨齡更超前,使身高生長期縮短,導致未來成年身高不理想。“對于有孩子身高促進意愿的家庭,從3歲以后最好每年給孩子測定一次骨齡,通過對比骨齡和身高的增長情況,可以準確地分析孩子身高的生長速度和生長潛能,及時發現生長偏離,盡早進行相應的干預。”褚主任說,骨齡評價,需要給孩子拍一張左手的X光片,根據橈骨、尺骨、掌骨、指骨等手部十余個骨的發育程度進行評價。手骨X光片的放射線影響較小,一般不會對孩子的健康構成影響。
跳繩、舞蹈、常常表揚有助長高
褚主任說,“如果近一年身高生長速率較低,嬰兒期<23厘米,生后第二年<10厘米,生后第三年<7厘米,3歲至青春期前<5厘米>10小時、學齡前兒童睡眠時間>9小時、學齡兒童睡眠時間>8小時。采取對膝關節有適宜刺激的運動,如踢毽、跳繩、舞蹈、體操、球類等,每日運動持續時間為30-60分鐘。
此外,情緒對孩子的身高也有影響。建議家長,每天表揚孩子一次以上;若無必要原因,不打罵孩子;使孩子保持愉快心情,尤其在進餐時和睡前時間。同時,預防和及時治療各種影響身高生長的慢性疾病,如肝臟疾病、腎臟疾病、胃腸道疾病、內分泌疾病等。
若骨齡>年齡,體重大于第五十百分位,要適當減少每日能量攝入,控制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避免可能含雌激素的食品或保健品的攝入。
褚主任特別提醒:身高生長過快也要注意。如果出生后第二年>13厘米,生后第三年>10厘米,分析身高和喂養因素,避免過度喂養。若3歲以上至青春期前兒童,身高生長速率>8厘米/年,應排除性早熟的可能。建議轉診至內分泌門診進行檢查。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