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笑的妻子和女兒來到病床前為楊笑加油。

受助者給楊笑寫來感謝信。
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今年4月9日,24歲的徐州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楊笑,和外地一位13歲的白血病患者血樣配型成功,無償捐獻的工作隨即展開。
昨天,楊笑在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歷時4小時32分,將全身血液周轉三遍,采集了造血干細胞84.42毫升。采集完畢后,楊笑的造血干細胞搭乘高鐵赴患者所在地,并于當天晚上6點30分左右緩緩注入患者體內。至此,徐州小伙楊笑完成了生命的饋贈。
愛心小伙履行諾言
楊笑今年24歲,是徐工鏟運機械事業部鋼結構分廠的一名數控操作工。這個樸實的小伙愛心滿滿,他把第一次無償獻血作為18歲的成人禮,如今堅持6年,共無償獻血2000多毫升。
在參加無償獻血過程中,楊笑發現有很多白血病患者,他們渴望生命的延續,期待配型成功的奇跡。2013年12月18日,楊笑在一次獻血后簽下了捐獻造血干細胞同意書并留下了血樣。
配型成功的概率是幾十萬分之一,所以楊笑認為配型成功是一種緣分。
2016年4月9日,緣分到了。
當天,他接到鼓樓區紅十字會的電話,得知他與一位13歲的白血病女孩血樣配型成功。“得知這一消息,我既激動又感到很幸運,我終于可以用自己的造血干細胞去挽救一個生命,讓一個家庭看到希望。”初為人父的楊笑表示。
楊笑的善舉得到家人支持。
為了捐獻不敢喝水
8月4日,楊笑住進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病房,在這里注射一種名叫“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俗稱“動員劑”的藥物,將骨髓內的造血干細胞動員到骨髓外周即血液內,便于采集。
楊笑告訴記者,住進醫院后,院方對其進行了精細的體檢,住進當天就抽取9管、每管5毫升的血液檢查相關指標。8月5日和8日再各抽取一管,檢查血液中造血干細胞成分。
“捐獻造血干細胞的過程我大致了解一些,說實在的,我并不多害怕。我只是擔心累,擔心在捐獻的過程中上廁所,所以從昨天晚上到現在我都很少喝水。”楊笑說。
楊笑的主治醫師閆志凌介紹,楊笑的造血干細胞動員得非常好,完全符合捐獻要求。
全身血液循環三次
8點10分,造血干細胞采集正式開始。
“受方是個13歲的女孩,供方血液流轉12000毫升應該滿足造血干細胞采集量。楊笑體重60公斤,每公斤體重流轉血量約70毫升,全身流轉血量在4200毫升,所以要讓全身血液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流轉三次。”護師劉燦霞介紹。
8點30分,楊笑的母親、姨媽和姨夫趕到了,雖然正在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兒子笑著打招呼,老娘還是忍不住落淚了,“也不是別的,就是怕孩子累,心里疼得慌。”楊媽媽告訴記者,孩子的爸爸請不下來假,所以未能趕過來。
10點左右,楊笑的妻子來到現場,抱著五個月大的女兒。
不知不覺,兩三個小時過去了,躺在病床上的楊笑胳膊不能彎曲,這樣會影響血流速度,導致采集效率下降。
五小時后注入患者體內
11點左右,受捐者所在醫院的代醫生帶著保持低溫的保溫箱來到現場,她要在第一時間將楊笑捐獻的造血干細胞送到患者身邊并注入其體內。除了保溫箱之外,代醫生還帶給楊笑一封信,受捐者親筆所述,信封寫著“致好心人”四個字。
“我坐3點半的高鐵回去,6點半到我們醫院,然后第一時間將造血干細胞注入患者體內。”代醫生告訴記者。
12點38分,劉燦霞做好停止采集的準備;12點42分,血細胞分離機關閉,楊笑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善舉完成。
記者看到,和普通的血漿相比,采集的造血干細胞是和紅細胞在一起的混合體,其中白色聚集在一起的就是造血干細胞。
血液庫實驗室主任鹿群先稱重后發現,此次共采集造血干細胞84.42毫升,有核細胞數是受捐者所需要的兩倍以上,完全滿足受捐者需求。
歷時4小時32分,楊笑圓滿完成生命的饋贈。中午1點30分,受捐方代醫生帶走了這84.42毫升造血干細胞,五個小時后為患者注入生的希望。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