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病房走廊,足月待產的產婦挺著肚子來回踱步;產房門口,焦急等待音訊的家屬緊張地祈福禱告;產房里面,正在分娩的準媽媽聲嘶力竭地生產......這不是影視劇里的故事情節,而是醫院產科的真實寫照。順產,對于一些產婦來說是敢想不敢做的,究其根本就是一個字“怕”。怕疼、怕意外、怕難產......
而對于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主任醫師李健來說,這些擔心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可怕。從事產科臨床醫療工作近30年的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應該給每位產婦一次充分試產的機會”。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在迎接新生命到來之前,每一位準媽媽都會面臨這樣的“危險時刻”:胎位不正、臍帶繞頸、產前不規則疼痛、妊娠高血壓、糖尿病、超重巨嬰、疤痕子宮等等,這些帶有危險信號的字眼,無不催使她們放棄順產而選擇相對安全的剖宮產,事實是,只要方法得當,這些情況在產前甚至產程都能得到有效地改善和控制。市一院產科李健主任始終堅持“回歸自然,大力提倡自然分娩”的生產理念,并掌握著幫助產婦實現順產夢的精準醫術。
遵循產前檢查指南 有效降低生產危機
懷孕后,準媽媽要做許多檢查,并且每個時期都要做,那是因為,寶寶在每個時期發育情況不一樣,所檢查的重點也不一樣。所以,產前檢查的時間可根據妊娠各階段不同的變化特點,將妊娠全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孕早期(12周以內)、孕中期(13-28周)、孕晚期(29-40周)。不同時期產前檢查內容也有所不同,只有按照要求定期做正規的產前檢查,及早發現各種妊娠并發癥、合并癥,并及時治療,才能有效降低難產發生率。
前幾日市一院產科接診的一位產婦,成功誕下了一個9斤多重的寶寶,家人欣喜不已,而李主任卻心有余悸。由于當時胎兒超重,體積較大,造成產婦出現難產的情況,好在處理及時得當,才保得母子平安。他強調,自從二胎政策放開以來,來院產檢和生產的二胎媽媽也多了起來,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產婦和家人對孕期的營養更加“上心”,孕婦餐、營養品、保健品等齊上陣,生怕孩子缺這少那,這種大補的理念不僅會增加產婦患上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等特有疾病,還容易導致胎兒超重、體積碩大,造成產婦難產等其他危機。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我們都想要一個健壯的胎兒,所以孕期的合理營養是重中之重,攝取胎兒生長必需的營養元素,控制胎兒的體重,進行正常生產才是我們要做的。胎兒生長發育所需的氨基酸、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可從蛋、奶、魚蝦、禽類、蔬果中攝取,保持合理的飲食習慣,就不需要額外再補充其他營養品了。
給予產婦充分的試產機會 十二級分娩痛也能忍
人們常把分娩時的疼痛定為疼痛級別的最高級“十二級”,正因如此,許多產婦在分娩前會猶豫不決、思前想后還是以“怕疼”為由選擇剖腹產。分娩生產時的疼痛感真的那么難以承受嗎?
張女士是我市一家外企的白領,距離預產期還有一周時,她便休產假住進市一院產科了。張女士年輕貌美,留學歸來的她深知自然分娩的好處多多,懷孕期間,她堅持健康飲食和合理鍛煉,每天晚飯后會在小區里散步,為順產做了充足的準備。誰承想,剛來醫院沒幾天,原本信誓旦旦地她卻打起了退堂鼓,原來越到預產期張女士越緊張,心里沒底,從小就怕疼的她不知道能不能忍受傳說中的“十二級疼痛”。于是,向李主任表明心意,放棄順產選擇剖腹產。
“當時產婦的各項檢查指標均顯示正常,完全可以自然分娩。就因為怕疼而放棄實在不應該,其實,分娩痛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樣可怕,正常且有規律的宮縮都是可以承受的,不會疼到受不了。在我的勸解下,該產婦最終選擇了順產,并順利誕下一個6斤6兩的健康女嬰。”
說到令產婦頭疼的宮縮,李主任表示,除非出現不協調宮縮的情況,正常的宮縮一般人都能承受。
李主任解釋,子宮收縮有四個特點,即節律性、對稱性、極性和縮復作用,當產生極性倒置的時候,會非常疼痛,這種情況就好比我們吃飯時食物應是順著腸道蠕動,而出現逆蠕動時就會發生腸痙攣、胃痙攣等不適癥狀,就會很痛苦。極性倒置大致如此,它是從子宮下段的一處或多處沖動,子宮收縮波由下向上擴散,收縮波小而不規律,頻率高,節律不協調,并且這種宮縮不能使宮口擴張,產婦往往很崩潰。但是,這種情況大多是醫源性的原因導致,比如有些產婦預產期到了沒有生產跡象時會打催產針引產,或者是助產士反復檢查時刺激的作用。
上周來了一位產婦,第二天就疼得直喊要剖腹產,李主任仔細詢問她疼痛部位及頻率后,判斷她是不協調宮縮,便給予杜冷丁強鎮靜劑,使產婦充分休息,調節子宮收縮,恢復其節律性及極性。過了兩小時后,產婦的疼痛感逐漸好轉成正常頻率宮縮,當晚就順產下一個7斤重的男嬰。
那么,如何辨別不協調宮縮呢?李主任指出,排除其他癥狀,當產婦的子宮部位、小腹出現持續、沒有間隙且不規律的疼痛時,即可判定。面對這種情況,李主任還是建議產婦不要過于緊張焦慮,放松心態,在醫生的幫助下也能實現自然分娩。
胎位不正=剖腹產?徒手旋轉胎頭幫助順產
孕期產婦經常擔心的問題之一就是胎位不正,胎位異常對產婦分娩確有一定威脅,但是,若早期發現異常胎位,及時給予矯正,可大大降低難產發生率。
據李主任介紹,在妊娠7個月(28周)以前,胎位不正可以自然轉正,如果妊娠8個月(32-34周),胎位仍未轉正,就需要積極干預,矯正胎位。
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常用的膝胸臥位,但由于長時間的趴跪,很多產婦堅持不住,往往達不到轉胎位的效果。李主任講了另一種方法,即在臀部下方放置20公分左右高度的物品(如枕頭等)使其抬高,每天做兩次、一次保持20分鐘左右,這種方法與膝胸臥位矯正胎位的效果一樣且多數產婦能夠堅持。
不過,有的產婦到了36周甚至是預產期仍沒有將胎位轉過來還能順產嗎?李主任強調,排除產婦患有妊娠期合并癥、并發癥等危及到母嬰安全的疾病外,且不符合剖腹產指征,胎兒體重不超過3500g、沒有不完全臀先露等,都建議嘗試順產。
在產程中,李主任會運用“徒手旋轉胎頭術”幫助產婦糾正臀位,從而縮短產程,減少對母體、胎兒的影響。
“產鉗”化解難產危機 不會損傷孩子智力
上周,一位產婦在生產時耗費了近兩小時,遠遠產出正常產程時間,產程過長導致產婦的陰道壁出現水腫,再拖延下去將加重水腫病情,李主任與產婦家屬溝通后便決定使用產鉗助產,在產婦的配合下,不多時,一個6斤多重的寶寶平安落地。
說到產鉗的作用,李主任打了個比方:大家都會遇到汽車爬坡時忽然熄火往下溜車的情況,為了防止溜車,我們會在車輪后方放一塊磚頭阻擋,而產鉗就相當于這塊磚頭,產婦使勁時,產鉗拉一下,這樣一動一拉,雙方配合,可有效避免胎兒往回縮,當產鉗的葉片被鎖住后,能輕柔而牢固地牽引頭部。一旦胎兒的頭部露出后,身體的其他部分就很容易順勢產出,極大縮短了產程,幾乎沒有并發癥。
產鉗分娩,是搶救胎兒非常重要的一個方法。
有人擔心產鉗對胎兒的智力有損傷,李主任說,只要手法得當,放置產鉗的位置得當,對胎兒幾乎沒有什么損傷和并發癥。
作為徐州市第一家愛嬰醫院,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專業重視圍產醫學的發展及愛嬰醫院的建設,產科病房的新生兒游泳及撫觸、產前篩查及產前診斷、孕婦學校及產后光波室等在徐州市獨樹一幟。數年來,陰道分娩率居全市之首,在處理難產及妊娠合并內外科疾病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較高的技術水平,成功治愈了很多急危重癥患者,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率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專家介紹:李健,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主任醫師,徐州醫學院兼職副教授。徐州市醫療鑒定專家庫成員、徐州醫學會委員。1988年畢業于徐州醫學院,一直從事婦產科臨床醫療、教學工作,在具備婦產科各種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專門從事產科工作多年,具有豐富的產科臨床經驗。有多篇有關難產的學術論文在核心期刊上發表。
專家擅長:高危孕產婦、各種產科并發癥、合并癥、各種難產的臨床處理,子宮下段剖宮產、腹膜外剖宮產、產鉗、胎吸、臀位助產及徒手旋轉胎頭糾正胎位不正等。尤其對高危孕產婦、各種產科并發癥及內外科合并癥、難產等具有獨到的臨床處理方法,具有嫻熟的產科手術技巧。
門診時間:周五全天。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