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7月25日,記者在市一院和市三院采訪了高溫中暑的情況,在市三院ICU有兩名重度中暑患者正在搶救。昨天上午一上班,市三院ICU主任王斌給記者來電,“ICU搶救的兩位重度中暑患者有一個死亡了,另外一個情況仍然很危險。”
王主任說的兩位患者,正是7月25日記者在市三院采訪時,在ICU病房中的兩位重度中暑患者。死亡的這位患者,是一位女性聾啞人,據醫護人員介紹,她24日晚上10點左右被家屬送到醫院,經過搶救,第二天患者的體溫已經降至38℃以下,家屬要求轉院至茅村醫院,后來又被送回三院ICU搶救,于7月25日晚上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另外一位重度中暑患者,是7月25日上午12點半入院的鋁廠工人桑先生,在回家途中暈倒在路邊,被120送到醫院時體溫達到42℃,口吐白沫,渾身抽搐,意識不清,在搶救過程中出現呼吸衰竭,后來上了呼吸機,醫護人員全力搶救,目前情況仍然非常危險。
他強調,高溫天氣一定要注意防暑,人體在過高環境溫度作用下,體溫調節機制暫時發生障礙,而發生體內熱蓄積,從而導致中暑。中暑按發病癥狀與程度,可分為輕度中暑,中毒中暑和重度中暑。輕度中暑降溫補水就可使癥狀得到緩解,重度中暑會危及生命。在他們往年接診的重度中暑病人中,體溫達到40℃以上的重度中暑病人,搶救的成活率不高,即使搶救成功,病人也會因為身體各器官機能受到損傷而留下后遺癥。
昨天下午5點,記者從市三院急診科了解到,當天共接診5位輕度中暑患者,這些患者大都出現嘔吐、頭暈、頭疼、心慌等癥狀,進行輸液治療后自行回家。
高溫天氣如何防暑?
1.多喝水。夏季缺水,會使體溫太高,容易中暑,多喝水最好不要喝碳酸飲料。
2.穿柔軟寬松的衣服。夏天穿寬松柔軟的衣服有助于排汗、散熱。
3.防曬。最好待在舒適的環境里,防止溫度太高。
4.身體降溫。輕度中暑感覺不舒服時,可以用冰毛巾擦身體,進行物理降溫。
高溫天氣如何應對中暑?
高溫中暑常發人群為:高溫作業工人、夏天露天作業工人、夏季旅游者、家庭中的老年人、長期臥床不起的人、產婦和嬰兒。
如若有人員中暑,應采取以下方式救護:
1.立即將病人移到通風、陰涼、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樹陰下。
2.讓病人仰臥,解開衣扣,脫去或松開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干衣服,同時開電扇或開空調,盡快散熱。
3.盡快冷卻體溫,降至38℃以下。具體做法有:用涼濕毛巾冷敷頭部、腋下以及腹股溝等處;用溫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至30分鐘。
4.意識清醒的病人或經過降溫清醒的病人可飲服綠豆湯、淡鹽水等解暑。
5.還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氣水。另外,對于重癥中暑病人,要立即撥打120電話,求助醫務人員緊急救治。
在高溫天氣下如何避免空調病?
在高溫天氣下,很多人一整天都待在空調房內,這樣很容易引發空調病。
預防空調病要經常開窗換氣,最好在開機1-3小時后關機,要多利用自然風降低室內溫度,最好使用負離子發生器;室溫最好定在25-27℃左右,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7℃,否則出汗后入室,會加重體溫調節中樞負擔,引起神經調節紊亂;有空調的房間應注意保持清潔衛生,最好每半個月清洗一次空調過濾網;辦公桌不要安排在冷風直吹處,若長時間坐著辦公,應適當增添衣服,在膝部覆毛巾加以保護;下班回家后,先洗個溫水澡,自行按摩一番,再適當加以鍛煉,增強自身抵抗力。
空調車司機同樣要注意預防空調病。使用汽車空調時,也不要把溫度打得過低,車內外溫差最好在10℃以內;不要在空調車內抽煙,不然就應把空調通風控制開關調到“排出”;不要在開著空調的停駛車里睡覺,車內通風較差,發動機排出的一氧化碳滲漏到車內會使人中毒;停在烈日中的車最好不要馬上使用空調,應打開車窗讓熱氣排出,等車內溫度下降后再關閉車窗開啟空調。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