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頭疼腦熱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遇到了怎么辦?當然是去相應科室就診。偏偏有這樣一種情況:疾病已經痊愈,但疼痛卻遲遲不消,甚至與日俱增。這時,大多數患者會選擇不同醫院、不同科室繼續嘗試,不幸的是,有些疼痛的起因卻始終無法弄清。強忍,成為不少疼痛患者無可奈何的選擇。
在徐州仁慈醫院“疼痛病房”里,宿州市的張先生回憶起這幾年的生活經歷,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個字“疼”!
原來,十多年前,張先生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右側臉部出現疼痛并伴有牙齦和牙齒疼痛,每次發作時,臉部都像是被刀割一般。起初,他以為是牙痛病犯了,為此還拔了兩顆牙,但疼痛并沒有解除。
后到醫院檢查發現,造成其臉部疼痛的罪魁禍首是三叉神經痛,只不過醫生建議手術治療,這讓張先生有些害怕,只好通過服藥來緩解。開始的時候,服用藥物還有效果,雖然間歇性疼痛還是會出現,但是間隔時間長了,因此,他也沒有太在意。
“最近三年,疼痛突然加重,間隔時間越來越短,無論是洗臉、刷牙、吃東西,最可怕的是笑一下都可能引起鉆心的疼痛。”張先生說,因為這難以忍受的疼痛,他最近這三年來幾乎不敢笑,不敢說話,連好好吃一頓飯都是一種奢望。
半個月前,張先生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徐州仁慈醫院疼痛科,經該院疼痛科范后寶主任確診,張先生患的是原生性三叉神經痛,建議采用射頻靶點熱凝術治療。經過范主任對射頻技術的講解,張先生接受了這種治療,整個過程僅用40分鐘,術后,他又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徐州仁慈醫院疼痛科范后寶主任表示,三叉神經痛被稱為“天下第一痛”,多發生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患者一旦發病,疼痛難忍,嚴重影響生活。像張先生一樣,承受這種神經痛的大多數是50歲以上的患者。
“對于疼痛,年輕人同樣不能幸免。‘低頭族’、‘辦公族’越來越多,不少年輕人患上了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只是,一旦患上這種病,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骨科,但骨科醫生又常會說,要開刀才能徹底治好。”范主任說,“為此,大部分病人會選擇不開刀,要么以為熬一熬就過去,要么去做理療,但單純做理療效果也不好,于是,這些人不得不常年忍受“疼痛”的折磨。
范主任表示,當一個病人被送進急診病房,醫生對病人進行生命體征評估時,除了呼吸、脈搏、體溫、血壓之外,疼痛是其中的第五大體征。疼痛科醫生進行疼痛評估,主要是依靠病人的主觀判斷,讓病人對照“疼痛標尺”告訴醫生大約在幾級。
范主任告訴記者,“值得一提的是,在疼痛病房從來不是醫生說了算,我們關注的是病人的主觀感覺。現代醫學發展到今天,應該把人文關懷納入治療當中,因此疼痛醫學應運而生。”同時,范主任提醒,一旦感到身體疼痛,要盡早就醫,爭取早發現早治療。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