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不想上班、不想做正事……當假期結束,回歸正常作息時,不少人出現渾身乏力、嗜睡、失眠、精力不集中、厭食、恐懼、孤獨、煩躁的情況,這些統稱“節后綜合癥”。有人稱,“節后綜合癥”正如影隨形,“一上班就感到自己身體無力、恍惚,好像生病了一樣。覺得自己的身體來單位上班了,而靈魂還躺在家里的床上。”還有人表示,經過了十一長假之后,非但沒有休息好,反而感覺比放假前更加疲憊了。
據徐州市腫瘤醫院急診科陳延周主任介紹,節后綜合癥是長假后出現最多的心理與生理綜合疾病,主要表現為感到渾身乏力、嗜睡、精力不集中、厭食、恐懼、孤獨和出現頭暈、口干舌燥、煩躁、腹痛腹瀉等癥狀。長假期間,人們處于很松散的狀態,有的徹夜看電視、上網,有的和親朋好友打牌到深夜,晚睡晚起,生物鐘被打亂。節后上班,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導致身心疲憊。
產生“節后綜合癥”的原因?
專家表示,導致節后綜合癥的根本原因是平時工作學習中太壓抑,而放假的時候又太過放松,導致身體和心理失衡。在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下,作為一種應急機制,人的大腦中樞會相應建立起一套高度緊張的思維和運作模式,以使人們能夠適應快節奏的工作、生活模式。如果人們一下子從上述狀態中停下來無事可做的話,原來那種適應緊張節奏的心理模式便會突然失去對象物,加上生理和心理的慣性作用,會使人們面對寬松的環境反而感到不適應。
心理科專家表示,節后綜合癥屬于一種短暫適應障礙的不良現象,長假期間人們有時會無暇顧及生活規律,作息習慣可能被打亂,飲食和睡覺都難以保證,因此導致了睡眠紊亂、抑郁、焦慮等的情緒。節后綜合癥不算真正意義上的病,只需要自身調節就可以了,一般3到7天就能調節過來,但是一旦調節不好,就必須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累壞身體又影響工作。
如何走出“節后綜合癥”?
專家提醒,要走出節后綜合癥,可以從飲食、作息、心理三個方面入手,慢慢擺脫節后不適,進入正常生活狀態。應盡快停止各種應酬,抓緊時間自我調節,從生活內容到作息時間都做出相應的調整,靜心思考上班后應該做的事。一旦出現緊張、焦慮、厭倦工作的不良心態,白天工作時候可以喝茶或咖啡提神,也可進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象好似隨著吐故納新,緊張也離開了身體;中午小憩一會兒,采用想象放松法會得到較好的矯正。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