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泡性的甲狀腺腫瘤建議手術治療
市中心醫院血、甲、疝、微創外科主任田志龍介紹說,甲狀腺惡性腫瘤,根據病理類型分為乳頭狀腫瘤、濾泡性腫瘤、髓樣腫瘤、未分化腫瘤、淋巴瘤和轉移瘤。其中低度惡性的,包括乳頭狀腫瘤、濾泡性腫瘤,占到92%左右。三年存活率90%以上。這類低度惡性的腫瘤組織可以攝取碘,即使有轉移,不管轉移到身體哪個部位,都可以用同位素(放射性碘)殺掉。
“濾泡狀瘤和濾泡狀腫瘤用細針穿刺方法是分辨不出來的,只有通過活檢才能觀察到是否突破包膜從而分辨。而且即使是濾泡狀瘤,什么時候會突破包膜也沒有辦法預測。所以,只要是濾泡性的,都建議手術。”
全腔鏡下甲狀腺手術微創效果好
那么,當不幸患上甲狀腺疾病需要手術時,該做如何選擇呢?
目前外科手術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傳統開刀手術,即在脖子上切開長約5到10公分的傷口,手術后脖子上常常留下較長的手術瘢痕,嚴重影響美觀,特別是愛美的女性,即使戴項鏈也難以遮掩,給患者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影響其工作,社交活動。這讓一些愛美的朋友感到擔心,有的甚至因為害怕手術而耽誤了治療。另一種手術就是全腔鏡甲狀腺手術。奚海林博士在徐州地區率先開展了全腔鏡下甲狀腺切除手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接受全腔鏡甲狀腺手術的患者胸前只有3個小切口,分別為0.5厘米、1厘米、0.5厘米。腔鏡下放大倍數的提升以及分辨率的提高,使得外科醫生的眼睛更加強大,在腔鏡下顯露手術區域更加細致,結構更加清晰,腫瘤的切除更加精確,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下降。對于良性的甲狀腺腫瘤,腔鏡下手術的適應癥進一步放寬。甚至當腫瘤超過5CM后,仍能很好的實施手術,必要時在腔鏡下將甲狀腺腫瘤切割取出。雙側甲狀腺腫大更加適合腔鏡手術,雙側甲狀腺疾病使得頸部切口很長,然而腔鏡甲狀腺手術的穿刺點位于下胸壁,美容效果更加突出。”
奚海林認為,現代微創理念不僅注重減輕生理創傷,同時也開始高度重視減輕心理創傷。通過減少生理與心理創傷的總和,從而達到微創的目的。全腔鏡下甲狀腺切除手術改善了術后頸部暴露部位的瘢痕,美容效果非常理想,不影響術后的工作和社交活動,具有明顯的心理微創效應。
“自從該技術去年引進到徐州,已使廣大患者受益,本來需要去北京上海才能做的手術,現在在徐州就能解決問題。這項技術簡單、安全、確實有利于患者。術后傷口愈合很快,4-5天就能出院。傷口位置較低,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做過手術,即使低領衣服也能很好的將手術切口瘢痕擋在衣服里面,免去了手術切口在脖子上的不便,所以有美容的效果,令患者充滿自信,很適合女性患者。”
專家支持
田志龍,普外診療中心主任,血、甲、疝、微創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外科學碩士。1988年畢業于山東泰山醫學院。在三級甲等醫院工作25年。先后在北京301醫院及北京協和醫院進修學習,獲解放軍總醫院外科學碩士學位。目前擔任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介入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普外、微創與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徐州市醫學會普外、微創與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主要負責普通外科疾病的外科手術、腔鏡、介入等微創治療。尤其在血管外科方面有較深的造詣。
專家門診時間:周一、周四上午 周二全天
奚海林,副主任醫師,外科學博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腔鏡外科學博士,中華醫學會江蘇省外科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博士在讀期間主要從事普通外科學的腔鏡微創研究;具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和較深的學術造詣,對于甲狀腺癌、胃腸道惡性腫瘤及復發疝的診治有獨到的見解;特別關注甲狀腺癌微創手術與術后康復治療研究工作;先后在意大利Monaldi醫院機器人外科中心及Antonio Cardarelli醫院甲狀腺疾病中心學習交流并建立合作關系,開展了蘇北地區腔鏡下的甲狀腺腫瘤手術及膽囊、闌尾及疝等疾病的單孔腔鏡微創治療;歷年來發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文章十余篇,主編、參編專著3部。參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市級課題多項。
專長:擅長甲狀腺癌、消化道腫瘤以及各種復發疝的微創治療,積極開展快速康復外科(FTS)治療工作。
專家門診時間:周二全天、周六上午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