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一
干細胞移植治療兇險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骨腫瘤患者9年后又得白血病
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30歲的小張,9年前查出了骨腫瘤,在北京經過系統治療后治愈。本以為從此守得云開見月明,卻不曾想,一次高熱持續4、5天、伴咳嗽、胸悶,去醫院檢查,竟然又查出了白血病,還是非常兇險高危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一次次的病痛折磨,生命受挫,令小張倍感絕望。“這種第二次腫瘤非常難治,我們第一次給患者做了常規的誘導緩解,病情好轉,但一個月后,再次復發!”徐醫附院血液科主任醫師何徐彭教授告訴記者,一個月后,患者染色體檢查結果表明,患者所患白血病是高危類型,“我們給他又加用了酪氨酸酶抑制劑,并聯合強烈化療,病情才得以第二次緩解。”
在桑威博士的主導下,在患者及家屬的積極配合下,大膽采用了國際上新穎的、強烈的治療手段,使患者得到了再次緩解,經過后續的兩次化療后,患者病情依然持續緩解,為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爭取了寶貴的機會。最終小張順利輸入了他父親給他捐獻的骨髓干細胞,父親的骨髓給了他第二次生命。“該患者目前恢復很好,各項指標正常。”何主任說。
干細胞移植是治療惡性血液病
及重度免疫性疾病的可靠方法
據桑威博士介紹,造血干細胞移植是近30多年來臨床醫學重大進展之一,它是通過大劑量放化療(即預處理),清除患者體內的惡性細胞,然后把預先采集的自體或異體造血干細胞經靜脈回輸給患者,使患者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從而達到徹底治療的一種治療手段。“隨著人們對造血干細胞特性的深入了解,移植相關技術的進展、支持治療的大大改善,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逐漸成熟,并得到廣泛應用,現已成為成功治療白血病、1型糖尿病、淋巴瘤、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疾病的可靠方法。”
白血病為什么要進行移植,其療效如何呢?據桑威博士介紹,化療通常是治療白血病的主要方法,緩解率可高達70-80%左右,但是,雖采用緩解后鞏固和維持化療,大多數患者仍在1-2年內死于復發,長期無病生存率僅10-15%。造血干細胞移植正是為了克服單純放化療不足而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不僅使放化療劑量增加到常規化療的3-5倍以上,給白血病細胞致命打擊,又能通過移植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重建的免疫功能有別于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抗白血病(腫瘤)作用,進一步徹底清除殘留白血病或腫瘤細胞,從而使白血病得到徹底治療。因此,對于小于50歲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緩解后更多地采用造血干細胞移植。“大量研究證明,在急性白血病行異基因骨髓移植能夠提高長期無病生存率。據2000年國際骨髓移植登記處報道急性白血病行異基因骨髓移植后的長期存活率達50-60%以上。同時由于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相關死亡率低,長期無病生存率仍優于常規化療。”
話題二
蘇北地區首例1型糖尿病干細胞移植術
在徐醫附院開展
20來歲的小劉風華正茂,然而3年前一次受涼,讓他出現劇烈的惡心、嘔吐癥狀。經醫院檢查,發現其患有1型糖尿病。考慮到年紀輕輕就要開始每天注射胰島素以及之后可能出現的多種并發癥及耐藥性,這讓患者小劉深感絕望。徐醫附院血液科和內分泌科的醫生們通力合作,為小劉實施了干細胞移植手術!讓他重新燃起新的希望;而對于徐醫附院,這更是一次重大的技術突破———順利實施蘇北地區首例1型糖尿病造血干細胞移植術!
制定周密方案準備實施干細胞移植
患者的病情牽動著徐醫附院血液科專家們的心。他們決定,大膽一試!“在經過查閱大量國內外文獻資料、無數次會診后,我們決定通過采集患者的外周血干細胞來進行自體干細胞移植,期望通過修復患者已遭到破壞的免疫系統,讓胰腺功能重新分泌胰島素。”血液科桑威博士介紹。
在對具體的藥物劑量、詳細的手術過程等進行了認真討論后,最終確定周密的治療方案,決定放手一搏!治療由血液科和內分泌科醫生們共同協作,血液科桑威醫師和內分泌科周冬梅醫師負責完成。
“一切準備就緒后,我們首先對患者進行免疫抑制治療,也就是對患者的免疫系統進行‘大清理’。之后通過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對患者體內的干細胞進行動員。”桑威博士告訴記者,“我們采集了患者自身100毫升左右的外周血干細胞,并將其在冰箱中冷凍起來。”
一個多月后,血液科醫生對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進行了第二次‘清理’。之后,再給患者輸入此前采集過的干細胞,而這些干細胞就像種子一樣在患者的體內生長,從而有望使β細胞功能得到逐漸恢復,胰腺開始正常分泌胰島素。移植后一周,經醫生檢查,該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恢復,血細胞指標完全恢復正常。血液學指標的正常證明了該患者安全渡過了移植的關鍵期。
“2013年3月14日患者康復出院,對于醫務人員說,這次手術不僅是我院也是蘇北地區首次開展1型糖尿病干細胞移植術。其意義不言而喻!”說起不久前的手術,桑威語氣中充滿了驕傲。
1型糖尿病在我國的發病率有多高?目前1型糖尿病患者多采用怎樣的治療方式?移植方式可以分為幾種?
“目前,全國糖尿病的發病率在9.7%,1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在1%左右。1型糖尿病是由自身免疫系統功能出現問題導致,而2型糖尿病往往與生活習慣及飲食等有關。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中青少年所占的比例最大。”現在很多人對糖尿病情況不甚清楚,依賴注射胰島素成為絕大多數人的選擇。在此,桑威醫生提醒廣大市民,“如果發現患有1型糖尿病,一定要盡早治療,以免后期出現并發癥,為診治帶來困難。”
說起干細胞移植方式。桑威醫師介紹,主要分為三種。“一種就是上述的自體干細胞移植術。這種移植術的優勢是,由于干細胞取自本體,所以不會出現排斥反應。但同時可能會在輸注過程中混入異常細胞;第二種就是異體移植術。通過采集他人的干細胞進行移植。這種移植術的優勢在于,輸注中不會混入患者體內異常細胞,但是移植過程中出現排斥反應的風險較大,而且治療費用高昂,大約要40萬左右;第三種方式就是間充質干細胞,即通過購買商品化的間充質干細胞進行輸注。”
綜合實力
蘇北地區唯一的江蘇省“科教興衛工程”血液病重點學科
徐醫附院血液科是蘇北地區唯一的江蘇省“科教興衛工程”血液病重點學科、江蘇省首批臨床重點專科、血液學碩士授予點和博士培養點、徐州醫學院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心、江蘇省造血干細胞移植醫院和臺灣慈濟骨髓干細胞捐贈中心認可的供髓醫院之承辦科室,是江蘇省醫學會血液病學分會候任主委單位、蘇北地區唯一的骨髓移植定點醫院的依托科室。
徐醫附院血液科早在1997年,在學科帶頭人徐開林教授的帶領下,就在蘇北及淮海經濟區率先開展了首例同種異體骨髓移植。此后,徐醫附院血液科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已涵蓋了多病種(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乳腺癌等)和多層次(骨髓、外周血干細胞、臍血干細胞、非血緣、半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等)的造血干細胞移植。
2001年,徐醫附院血液科躍入江蘇省省級重點臨床專科行列后,成功開展了異基因臍血干細胞移植;2003年,開展江蘇省內配型成功的首例非血緣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2004年,成功進行蘇北及淮海經濟區首例異體“半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2005年,首次同時進行兩例臺灣同胞作為供者的海峽兩岸骨髓和干細胞移植手術;2008年,完成國內首例臺灣同胞向大陸患者捐贈臍血移植手術;2009年,韓國捐贈中國大陸首例臍血移植手術在徐醫附院血液科順利完成;2012年,完成中國首例涉外捐獻骨髓采集手術,由徐醫附院護士譚曉潔捐髓救助一名韓國籍患者。
據統計,近20年間,徐醫附院血液科團隊已成功完成造血干細胞移植400余例、非親緣供者骨髓采集55例、親緣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細胞采集150余例,已成功開展了非親緣、親緣、HLA半相合等高科技含量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其診療疾病種類、病例數量、診治搶救水平均處于蘇北及整個淮海經濟區領先地位,部分領域達到省內或國內領先水平。
而就在去年,徐醫附院血液科共完成造血干細胞移植50多例,在江蘇省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