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就醫信息:(郭陽璐 采訪報道)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通過網絡查詢醫療信息,向自己信任、尊敬的醫生咨詢求助,已成為常見的求醫方式。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科主任周聯生是徐州地區著名的神經內科專家,也是我市第一批涉足網絡的專家。多年來,他經常通過網絡與全國各地的患者交流溝通,解答網友咨詢求助,成為網友熱捧追逐的好大夫,截止到今年4月,周聯生主任在好大夫網站的粉絲已達到256萬個,在全程導醫網上的個人點擊量超過10萬VP。
較早涉足互聯網,成為網絡專家庫成員
周聯生主任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在神經內科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深受患者的信任與好評。雖然年逾半百,但他對網絡知識很熟悉,是徐州地區涉足互聯網最早的一批臨床專家,早在2008年,就進入全程導醫網專家庫,通過導徐州醫論壇,回復網絡咨詢求助。2009年起,他注冊了好大夫會員,每天在網上與全國各地的患者進行交流,回答疑惑、指導就醫,累計達萬余人次。為了宣傳醫療科普知識,傳遞科學的就醫知識,他還在個人網站上發表146篇科普文章,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吸引了全國各地眾多的“粉絲”,每天的瀏覽量都在三、四千人。到今年4月27日,累計粉絲已達256余萬,接受表揚、花籃等獎品50多次,深受廣大咨詢者的信賴,在神經科領域的粉絲量和回答咨詢人次都處全國領先水平。
網絡并不虛擬,專家要真心解答網友咨詢
作為一位神經內科的臨床專家,周聯生主任的粉絲和咨詢的人為何這么多?
周聯生主任說,網絡是虛擬的,但操作網絡的人是真實的,電腦對面向你咨詢求助的患者,是真實的。所以,醫生認真負責,要切切實實幫助患者解決問題,要經常與網友互動交流。
近3年來,周聯生主任一年三百六十天,不論工作學習多忙,甚至到外地出差,生病,始終堅持每天至少早晚兩次上網回答患者的問題,使咨詢者及時得到指導,解急性患者的燃眉之急。在實際的咨詢當中,不少患者由于文化低,對疾病缺少理解,往往不能把疾病的來龍去脈講清楚,給回答所提的問題帶來困難,這時周主任總是反復多次詢問,直至把疾病起因,發展的過程,檢查的結果,診斷的結論,用藥的情況,療效如何等等有價值的問題弄清楚,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給患者提出檢查、診斷、治療和預防的建議,就此一個患者的咨詢往往需要多次反復才能完成。有的咨詢者不能正確理解自己的疾病,固執已見,反復“糾緾”,其中不乏心理和精神障礙的患者,每遇到這種情況,周主任總不厭其煩,反復、重復給予解釋,直到患者理解為止。
教患者“上網”的專家
雖然每天的臨床工作很繁忙、辛苦,但周聯生在與網友交流時,經常點對點地“教”他們如何在網上咨詢。他說,網上咨詢疾病是新生事物,許多群眾并不完全了解,能否幫助患者解決疾病診治中的一些問題存有疑問。從目前情況看,絕大多數的患者是支持的,但也有不同的聲音。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不能包攬一切,有優勢也有不足。網上咨詢的優勢一是醫療資源豐富,網上匯集了全國的數萬名醫學精英,你可向多個專家咨詢,聽聽不同意見,選擇最佳方案;二是速度快,數分鐘就可完成。但是,網上咨詢不同于掛號看病,一般情況下不允許開藥治療,這里面涉及一個責任的問題,不見病人開藥如發生了不良反應,很難能及時處理和調整治療方案,甚至會給患者帶來新的傷害。網上咨詢到底能解決什么問題呢?所以,一般情況下網上不允許開藥治療,只能根據患者的病情提出指導意見。如指導患者到哪一級醫院就診、指導掛什么科、建議做哪些檢查、提出治療原則、用藥注意事項及預防措施等。 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的推廣,上網咨詢疾病一定會普及開來,造福于大眾。
網上咨詢雖然提出多年,但仍不被廣大患者所熟悉,即使有的患者能用,但仍沒有達到正確使用的能力。為此,周聯生主任編寫了“在網上如何找名醫、網上咨詢的需注意的問題、如何選醫生”等多篇文章指導網上咨詢,通過學習很快就能掌握,相信不久就會有更多的患者在網上咨詢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