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獨家報道 (郭向陽 王宗鳳 )在骨科領域,人工髖關節、膝關節置換技術較為成熟,已成為骨科常見手術。而“人工肘關節置換術”則非常鮮見。因其技術難度高,目前,國內成功開展的人工肘關節置換術的病例屈指可數,僅在北京和上海、廣州等地有過相關報道。
近日,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一科突破了這一難題,成功的為一位47歲患者獨立實施了肘關節置換手術,實現了我市這一領域“零的突破”,填補了徐州骨科“人工肘關節置換”的空白。
1月20日,全程導醫網編輯人員采訪了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專家、副主任醫師戴勇。
據戴主任介紹,人工肘關節置換術是針對肘關節各種炎癥性關節炎,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血友病性關節炎等以及肱骨下端良性腫瘤或肘部骨質缺損形成連枷式關節患者、肘關節的軟骨破壞嚴重,關節活動不穩定(搖擺)并有疼痛者開展的一項新的治療手段。
戴主任接診的這位患者是來自安徽蕭縣的楊天華(化名)女士,今年47歲。4個月前,右手出現腫脹變形,疼痛難忍,不能進行正常的體力勞動。楊女士剛開始并沒有放心上,自己買了止痛藥服用,但右肘部疼痛依然加劇,這才開始就醫。在來徐州市一院骨科之前,患者已經在安徽合肥、徐州等多家醫院就診。特別是通過某三甲醫院的X片顯示,右肘關節骨性關節炎,但沒有做特殊處理。后來,楊女士肘部疼痛劇烈、不能屈伸,幾經輾轉來到了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戴主任介紹,去年12月16日楊女士住院檢查后發現,她右肘部腫脹、關節畸形,活動受限,骨一科專家馬立武、戴勇等研究決定,為楊女士實施人工關節置換術。
手術定在12月26日,經過3個多小時的努力,楊女士的人工肘關節置換手術非常成功。此時的戴勇等幾位專家并沒有松懈,因為手術雖然成功了,但術后并發癥非常多,比如,關節松動、感染、脫位或半脫位等都是需要考慮并做好應對措施,萬一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前功盡棄。手術完成,患者肘部疼痛已經明顯緩解,經過進一步治療護理,兩周后進行了拆線,肘部功能部分恢復,1月10號就辦理了出院手續。
戴主任介紹,人工肘關節置換術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國內開展并不多,因為手術過程非常麻煩,危險因素很多。肘關節部位有三個大的神經,還包括肌肉、肌腱等眾多軟組織,需要主治醫生精神高度集中,因為稍有差池就會損傷神經、軟組織平衡,后果是非常嚴重的。
據了解,從一個月后的隨訪中得知,患者右臂能伸直至0度,屈90度,一個正常人的手臂屈度在120度左右,這說明患者可以從事部分負重活動,生活可以自理,梳頭、吃飯等都沒有問題。但戴主任提醒,患者在以后生活中如果能保證定期進行康復訓練可以恢復的更好,特別注意的是不能參加重體力勞動。
此次市一院開展的肘關節置換術是由該院骨一科獨立操作完成的,這標志著徐州已經具備成功實施肘關節置換手術的條件,為以后肘關節置換技術的發展積累了非常寶貴的經驗。
鏈接: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是徐州市臨床重點專科,在椎體成形術(高齡)、復雜四肢骨折、脊椎矯形、頸椎前后度、高齡骨折患者治療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在引進新技術的基礎上不忘勇于創新,在傳統治療手段中精益求精不斷探索,擔負著徐州市及周邊地區大型骨科搶救任務,服務于淮海經濟區廣大患者。
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