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綜合報道:從四月一日起,職工醫保患者在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就醫時,使用甲類藥達到1500元就可以享受統籌基金支付的待遇,即按照不同的待遇享受不同的報銷比例。近來有許多患者反映,自己明明已經累計到1500元的醫藥費,但為什么享受不了這個待遇?記者調查采訪發現:想使用可以累計起付的甲類藥在定點醫療機構太難了!
家住徐州的劉老先生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一直享受醫保慢性病補助。前段時間,他治療花了2000多元,可是醫保報銷得很少,這讓劉先生很是納悶。記者從劉老先生的用藥單中可以看到,醫生一共開了四種藥,其中一種叫“頭孢地秦”的藥一盒的單件就要138.4元,在2000塊錢的藥中占了很大比例。那么醫院給劉老先生開的這種藥,是治療肺氣腫的藥嗎?2000多塊錢的藥中,可報銷的額度究竟是多少呢?徐州市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回復:“從系統查詢,劉老先生產生的醫療費用總額是2006.63元,這里面包括他個人賬戶支出以及現金支出總的消費情況,其中符合門診報銷范圍的甲類藥累計額是773塊錢。”也就是說劉老先生醫藥費之所以報銷的額度非常少,是因為醫院開的藥有一部分不在報銷范圍內,其中就包括價格很高的“頭孢地秦”。在用藥范圍表中,既是用于治療肺氣腫又在報銷范圍內的頭孢類抗生素有十幾種,那醫生為什么只選擇不能報銷的“頭孢地秦”?
記者走訪徐州一家醫院的呼吸科,以患者的身份請醫生開了一些治療感冒的藥。醫生開出了清開靈滴丸、銀翹解毒軟膠囊、羅紅霉素膠囊、復方磷酸可待因溶液四種藥。記者問這些藥醫保能不能報銷?不是甲類才能報嗎?醫生答都能報銷,很少有甲類藥。記者又問這都屬于什么藥?醫生說乙類藥多,除了青霉素是甲類。在另一家醫院的呼吸科,醫生開出的藥是:左氧氟沙星片,清熱散膠囊,非顆粒膠囊,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醫生也稱都能報銷。隨后記者對比了江蘇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庫,發現第一家醫院開出的四種藥都是乙類藥,不在門診統籌基金起付標準范圍內;第二家醫院開出的藥中,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是甲類藥,其余兩種也是是乙類藥。在藥品目錄中有一種叫銀翹解毒顆粒的甲類藥,和醫生開的銀翹解毒軟膠囊,名字只差3個字,那么這兩種藥,功效是不是一樣的?徐州市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回復:“實際上功效是一樣,只是劑型包裝不一樣。”
隨后記者返回了第一家醫院,要求醫生給開銀翹解毒顆粒,卻得到了醫生這樣的答復:銀翹解毒顆粒我沒開過,我建議你不要老盯著甲類藥品,現在只能根據你的病情來開,十個當中能有兩個甲類藥就算不錯的了,而且甲類藥品都是很便宜的。對于每年1500塊錢的門診統籌基金起付標準這名醫師說很清楚,但他同時表示要想達到這個報銷累計金額很難,幾乎不可能,而且老百姓都不知道是甲類,都以為自己看病到1500元就給報銷了,實際上怎么可能!
從記者的親身體驗我們看出,甲類雖然藥品很便宜,但是醫生很少給患者開,要想達到每年1500塊錢的門診統籌基金起付標準很難。為什么醫生用藥大部分選擇乙類藥,真的是從患者的病情考慮嗎?醫生這種重乙類輕甲類的做法是不是違規?誰來對此監管?老百姓也期待相關部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