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天使風采:說到衛生計生系統的工作人員,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白衣天使?還是醫者仁心?根據國家最新的指示精神和政策解讀,以下十六個字才是詮釋衛生計生職業精神的規范表述——“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
敬佑生命是衛生計生職業精神的題眼和統領;救死扶傷是衛生計生工作者最光榮的使命;甘于奉獻是衛生計生工作者的道德本色;大愛無疆是衛生計生工作者的終極關懷。
每一年,全國各地都會涌現出一批批富有衛生計生職業精神的先進人物,我們徐州的典型人物其實也很多。近期“健康徐州”專版將陸續推出“醫線風采”板塊,推介這些優秀榜樣,以彰顯衛生計生隊伍中崗位之星的風采。
江蘇省“百名醫德之星”
姓名:劉曉鳴
年齡:48歲
工作單位及職務:徐州市兒童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獲獎項目:第三屆江蘇省“百名醫德之星”
“選擇做醫生,就是選擇了奉獻!”
“徐州市人民滿意醫務工作者”、“徐州市衛生系統巾幗標兵”、徐州市“醫德之星”、徐州市第五批拔尖人才……從醫25年來,劉曉鳴獲得殊榮累累,處處彰顯出一個白衣天使的仁愛之美,同時,她又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帶領著徐州市兒童醫院神經內科奮發向前,創下了許多驕人戰績。
憑著過硬的專業知識、豐富的臨床經驗、對病人極端負責的態度,從醫以來,劉曉鳴為患者排憂解難,成功救治過無數患兒。遇到疑難危重患者時,她會查遍各種資料,精心制定治療方案,給予正確的治療措施;如果看不到病人的檢查結果、沒有制定好搶救治療方案,或是沒跟值班醫生做好交班,她就不會離開病房;但凡病房住院病人病情有變化,床位醫生給她打電話,無論是節假日還是晚上,劉曉鳴都會及時趕到病房指導搶救治療。
一次,劉曉鳴正在專家門診看病,突然聽到“大夫,快救救我的孩子”的呼叫聲,幾個家長抱著抽風的孩子跑來,她當即作急救處理。看到孩子的嘔吐物和分泌物從口鼻中流出,為防止窒息,她顧不得臟和異味,迅速把分泌物從孩子口腔中摳出,并仔細清理,孩子隨后抽風停止,癥狀平穩。家長看到這一幕,突然雙膝跪地,眼含熱淚說:“謝謝大夫,你救了我的孩子,我給你洗衣服吧”,說著,上前用衣袖擦拭濺到劉曉鳴身上的嘔吐物,劉曉鳴則微笑著說:“沒關系,只要孩子好了,臟點累點算什么?”
又一次,一個病毒性腦炎的病兒住進病房后,家長默默流淚,劉曉鳴巡視病房時發現此景,她主動詢問情況,對方稱繳完住院費就沒有錢了,家人要晚上才能把錢送來,午飯也沒錢買。劉曉鳴當即把自己定的午餐給了該患兒家長,同時給其50元錢,讓他先給孩子買點吃的。這位家長激動地說道:“徐州人真好,兒童醫院的醫生真好,劉主任真是好人!”
劉曉鳴關愛病人的行為影響著周圍的醫護人員,傳遞著和諧醫患關系的正能量。在神經科病區,為特困病人募捐已形成了一種風尚。只要病區有特困家庭的兒童住院,劉曉鳴就會帶領全科醫護人員為病人捐錢、捐物,送食品、送衣服、送玩具。該舉動被稱之為“愛心小善行動”。劉曉鳴以及全科醫護人員以醫者仁心的博大胸懷,默默地實踐著徐州市兒童醫院“厚德至善,精誠卓越”的院訓。
欲救人學醫則可,欲謀利而學醫則不可。在工作中,劉曉鳴從不收受病人的禮物和紅包,每當有病人為感激她而要有所表示時,她都婉言謝絕,在拒絕不了時,她會把錢交到住院處,充當住院費,患兒出院時,有家長手捧著“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錦旗或寫感謝信給她,這一幕幕已成為徐州市兒童醫院一道亮麗的風景。
2012年春夏之交,來自豐縣的一個神經根炎患兒,就診時全身肌肉癱瘓,呼吸困難,病情垂危。劉曉鳴連飯也沒有來及吃,馬上給患兒檢查、抽取腦積液、上呼吸機、做丙種球蛋白沖擊治療,并送進重癥監護室。由于搶救治療及時,患兒轉危為安。她此時卻熱得汗流浹背,家長實在過意不去,硬塞給劉主任2000元錢。為了讓對方安心配合醫院給孩子治病,劉曉鳴沒有馬上推辭。等患兒治愈出院結賬時,家長才發現住院押金中多出了2000元錢,家長跑到她面前,緊緊握住她的雙手說:“劉主任,你真是個好人,好大夫,我代表全家感謝你,感謝兒童醫院!”
“選擇做醫生,就是選擇了奉獻!”從醫25年來,劉曉鳴從沒休過一天公休假,更沒有一個完整的節假日,她兢兢業業,默默無聞地為兒科醫療事業奉獻著。作為小兒神經科學科帶頭人,她于2016年帶領著團隊,將兒童醫院神經科成功創建為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為打造蘇北地區小兒神經科醫學高地作出了貢獻。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