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天使風采:“我覺得一個好的醫生,除了要在醫術業務上過硬,更重要的是具備人文情懷,做一個暖心人。”翻開徐州市傳染病院肝病科二病區副主任醫師胡凱的工作日志,這樣的話隨處可見。事實上,在其工作的15年里,他一直兢兢業業,甘于奉獻,把每個患者都放在心上。
甘冒風險踏上醫途
傳染病具有傳粱性質,意味著對周圍人群的健康存在威脅,在我們的社會中,不少人對傳染病人抱有不同程度的歧視,甚至捎帶著對傳染病專業的醫生也懷有偏見。在這樣的背景下,胡凱從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后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前往徐州市傳染病院工作。
“說沒有顧慮是不可能的,但作為醫學專業的人,肯定不能因為社會偏見就停止自己治病救人的腳步。”胡凱告訴記者,自己的選擇遭到了家人的反對,一方面擔心他被病人傳染疾病,一方面也憂心他的職業環境受到旁人的誤解。為此,胡凱可沒少做家人的思想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家里終于松口,讓他到傳染病院試一試。沒想到這一試就是15年。
從2001年至今,胡凱多次輪轉,在肝病科、結核科、重癥監護室、急性傳染病科等多個科室任職,在處理肝炎、結核病、兒童腦炎、麻疹等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為了提升診療技術,他還前往徐州市中心醫院、徐州市兒童醫院、北京地壇醫院進行進修。
在他看來,多科室的輪轉把常見的傳染病基本都接觸到了,是一種難得的經歷,尤其是在重癥監護室的那段日子,令他記憶猶新。
傳染病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危險性,而重癥監護室里的病人更是個個生命體征不平穩,隨時都有死亡風險。有肝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有肺結核合并呼吸衰竭的,還有艾滋病合并肺泡蟲感染的,在醫生查房直面病人的時候,所有的防護也不過是兩層口罩——醫生臉上的和病人臉上的,碰到病人咳嗽、咳血,需要醫生近距離操作處置時,口罩也會沒啥意義。即便如此,胡凱仍堅信沒什么可害怕的,只要根據不同病種的傳播途徑進行針對性防護了,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應該是病人的安危。
不放棄每一名患者
胡凱常說,傳染病患者很不容易,要背負很多壓力,所以,作為他們的醫生,應該用博大的胸懷去溫暖、去擁抱那些病痛的身體和靈魂,給他們愛,力量,直至他們可以重新振作,勇于面對,成為和醫生一起戰勝病魔的同伴。
2013年,32歲的周某因為藥物過敏引發急性肝衰竭,表現出明顯的剝脫性皮炎,從外觀上看,其全身上下脫皮、潰爛,個別地方還有流膿,實在是令人不敢直視。因為渾身找不到一寸完好的皮膚,連打針都找不到地方,只好做深注靜脈穿刺。
如此景象,令醫護人員產生了強烈的生理性不適,甚至感到惡心嘔吐,可為了救治病人,都得強忍下去。就胡凱來說,每天都要給病人做血漿置換,為其換藥,每次近距離治療后,胡凱都得躲到衛生間嘔吐一陣,有人勸他不如減少查房次數,可胡凱卻是反其道而行之,沒事就往周某病房跑,哪怕回來后再次吐得一塌糊涂。因為他覺得,患者病情那么重,更需要精心地看護治療,多去查房,他才能對治療心中有數。
在胡凱的信念里,不管患者病情多重,作為醫生都得全力以赴,不可輕言放棄。前年,37歲王某因肝硬化合并肝功能衰竭從外院轉入胡凱所在的肝病二病區,其病情相當嚴重,已經重度昏迷。治療了十幾天,仍不見起色,胡凱預判此病的治愈率不足10%,如果堅持治療的話,花費至少在7-8萬元。而王某一家只是豐縣普通農戶,之前看病已欠下外債,家人對治療也相當迷茫。
考慮到其家庭情況,胡凱擔心家屬未來無法接受人財兩空的局面,便推心置腹地向家屬交代了患者病情和目前治療情況,得到了家屬的理解。家屬說,“胡大夫,你只要盡力就行了,治好治不好那是命,只要你們不放棄,我就是賣房子辦貸款也不放棄......”聽到這樣的話語,胡凱倍受鼓舞,治療上更加細致入微,在他的堅持治療下,王某最終得以康復出院。
守著良心給病人看病
現實社會中,醫患關系經常鬧出矛盾,很大一部分是由“看病貴”所引起的,而在胡凱這里,他始終堅持為患者考慮,想方設法地幫患者節省開支,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感激。據他說,近年來,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治療肝病的藥物越來越多,由于濫用藥物給肝臟增加負擔,而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病例屢見不鮮。他們科室本著科學的工作態度和為病人負責的精神,依據病情,具體分析,深入了解藥物特點,揚長避短,斛學合理用藥,這樣不僅節約病人開支,而且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014年春天,一名患者找到了胡凱。他說自己三年前查出肝病,之后去過十幾家醫院,醫藥費花了數萬元,并變賣了家中所有值錢的東西,可病情仍不見好轉,“這次來你們醫院是我最后的希望了,如果這次再治不好,我就不治了”。望著眼前這位被肝病折磨得面黃肌瘦,神情沮喪,衣衫襤褸的患者,胡凱的心里充滿同情,他趕緊鼓勵患者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隨后向其詢問病情,為其檢查。
胡凱把患者以前在外院的大量檢查單按時間順序整理好,像看教科書一樣仔細翻閱,對這位患者近幾年的身體情況作了基本了解,同時與其他同事一起研究病情,討論病歷,想方設法為其選擇花錢少見效快的藥物和方法。“能用國產的就不用進口的,便宜的藥物管用就沒必要用貴的”,胡凱說,治療肝病的抗病毒藥物更新很快,他時刻關注藥物更新目錄,只要發現有劃算的新藥生產了,就會及時幫患者調整用藥方案。在他的治療下,這個患者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肝功能就恢復了正常。
有些時候,醫生會遇到一些病人:沒有臨床癥狀,只是在體檢時意外發現乙肝病毒攜帶,肝功能是正常的。這些病人去醫院就診,有些醫生要么勸其住院治療,要么就開很多藥物,無形中增加了病人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而遇到這樣的病人,胡凱的做法可大不一樣:他既不開藥也不收治入院,只是告訴病人可以正常生活工作,注意休息生活規律,健康飲食,戒煙戒酒,放松心情,定期體檢就可以了。
有的人很不理解,嘲笑胡凱太過實誠,“人家既然想住院,不怕花錢,有一定經濟實力,你干嘛不把他們收住院,給他做一堆檢查開一堆藥物呢?”對此,胡凱認真地回答說:“我們要為病人負責,也要對自己負責,病人將生命健康托付于我們手上,我 們就要守著良心給病人看病。”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