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天使風采:“服務每一雙眼睛,關注每一線光明”,是一個眼科醫者的執著追求。她,敬業奉獻,在病房的每個角落為患者播撤光明;她,鉆研創新,打造眼科專業團隊;她,積極參加社會義診活動,把光明的種子帶到四方;她,就是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三科主任邵新香。
在全省率先開展白內障、斜視日間手術
53歲的邵新香,是一名正主任醫師,畢業于安徽醫學院,從事眼科臨床工作近30年。她的專業特長是白內障超聲乳化,斜視、弱視與小兒眼科、上瞼下垂、各種復雜性白內障和青光眼手術。
邵新香刻苦鉆研眼科醫學理論,眼科治療的新技術、新進展,不斷地用知識武裝自己,用技能提高自己,努力探索眼科疾病治療的前沿領域,并將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在一起,注重科研,在業余時間注重英語的學習和臨床資料的總結,撰寫論文20余篇,刊登于國內相關眼科雜志。多次獲得各種獎項,被評為院先進個人,并被江蘇省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表彰為先進個人。
在辛勤的臨床工作中,邵新香深知眼科病人排隊看病難、住院等床難,在全省率先開展了白內障、斜視日間手術,大大加陜了床位周轉,減緩了住院病人等床曰,使更多的病人得到了及時的住院治療,并減少了經濟開支,解決了陪護難等問題,同時為國家節約了資漂。
以病人為親,以醫院為家
為了工作,新香三十年如一日操勞著,從未體過公休假或者探親假。
作為眼三科主任,53歲的她至今在科室仍堅持值夜班,下夜班從不休息。門診例數、收治病人數、手術例數全院名列前茅,無論在門診或在手術室經常是第一個來,最后一個走,是有名的“女鐵人”。一天門診要看近百病號,累計每年2萬,20年40萬病人,每月手術近百例,20年累計2萬4千臺手術。
有一次,由于低血糖,她突然暈倒在手術臺上,同事急忙給予補充葡萄糖沼B主任醒后繼續給病人做手術,同事們都勸她說,只要病人,不要自己的命啊!曾有一個7歲男孩,因鞭炮炸傷致左眼球嚴引坐§豺勞,在當地縣醫院佳備行眼球摘除術。抱著一線希望,家氏靜靜孩子來到市一院眼科就診。當天正值周日休息的邵主任接到電話后,急忙從家里趕來,立即為患兒做了眼球挫裂傷縫合術,經過在顯微鏡下3個多小時的精心縫合,最終孩子不但保住了眼球,術唇視力還恢復到0.5。
寒暑假是斜弱視專業組工作量最大的季節,每年的斜視手術都會預約到年二十九,年三十給病人換好藥、復查后才能算當年的工作結束。
認真帶教,打造專科團隊
邵新香重視臨床教學,打造專科團隊。在臨床工作中,她認真帶教.對下級醫生做到“放手不放眼”,手把手從眼科最基本手術技能操作開始,嚴格要求,多給機會,使他們的技術飛速提高,保障教學工作安全穩定進行。現在科室年輕醫生已能獨立完成常規的斜視手術、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小切口白內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手術。
夜間,邵主任經常參加和指導一線值班醫生對復雜性眼外傷治療。就在上周六,她上了全天專家門診,有一名復合型眼外傷病人傷勢較重急需手術,她還未來及吃飯,馬上帶領一線醫生給該患者及時實施手術治療及相關科室會診,直到夜間12點才回家。次日周日又看了一天門診,晚上11點剛剛躺下,又接到一線醫生電話,病房同時來了兩位重度急性酸燒傷病人,急需行手術治療。接到電話后邵主任立即趕到病房手術室,同時對這兩位重癥病人實施了手術,手術又做到深夜,病人恢復良好。由于連續幾日勞累身體虛弱,邵新香回家上樓時摔傷了右膝關節,至今膝關節仍然腫痛,可因學生放假,科室處于病人高峰期,她忍住病痛一直帶病堅持上班。
四處播灑光明的種子
邵新香還積極參加社會醫療活動,四處播灑光明的種子。
每年6月6日愛眼日,她都參加眼科常見病的科普知識宣傳,經常到社區衛生所義診,篩查白內障病人,積極參加省殘聯的防盲事業。鷹年的國際愛滋病日,她都到傳染病院為愛滋病患者提供眼部檢查,并進行眼疾科普知識宣傳。自1978年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成立起,社會性的防盲洽盲工作便成為該所一項重要的、不間斷的社會醫療工作。在近18年的肘間里,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組織實施了CBM/AMITY/EYEINSTITUTE項目、“視覺第一中國行動”、“彭年光明行動”等防盲洽盲工作,邵新香和同仁們一起奔赴宿遷、邳州、豐縣、睢寧、沛縣、銅山縣等貧困地區,為農(牧)民免費普查260多萬人次,義診7萬多人次,高質量、大數量地為貧困、殘疾病人精心地實施手術,讓他們重見光明,并積極參與徐州市計生辦眼科病殘兒的鑒定。
為提升新疆奎屯市綜合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邵新香曾和眼防所2位專家參加江蘇省徐州市援疆“彭城英才奎屯行”大型公益活動,進行學術講座、手術和大型義診活動。
服務每一雙眼睛,關注每一線光明,用仁心去播灑光明,是邵新香執著的追求。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