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天使風采:在徐礦總醫院有這樣一個科室,他們不重利,所有的醫護人員在科主任的帶領下,不是想著怎樣創效,而是單純地從病人病情出發,考慮如何讓患者少花錢,看好病;他們不重名,收到的錦旗全部都被掛在了醫生辦公室不起眼的門后;他們刻苦鉆研醫技,施行的顱內血腫微創鉆孔引流術、經鼻腔垂體瘤切除術、動脈瘤夾閉術、顱內腫瘤顯微切除術、三叉神經痛微血管減壓術、面積痙攣微血管減壓術均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這個科室就是被患者贊為“醫技賽華佗、醫德似秤砣”的徐礦集團總醫院神經外科,請看來自該科的報道——
1 微血管減壓術專治“天下第一痛”
一提到“天下第一痛”,有的人立刻說是分娩痛,也有的人說是牙痛,還有的人說是癌病痛、偏頭痛、燒傷痛。其實都不然,現今世界上普遍公認的‘天下第一痛’,還是三叉神經痛。
安徽宿州的李師傅,從40多歲起,就得了一種令他寢食難安的疾病,左側面部經常陣發性疼痛,每次1到2分鐘,一開始是幾天發作一次,后來逐漸加重成每天發作十多次,最近甚至達到了每天幾十次。十多年來,他只要洗臉、刷牙、吃硬的食物或水果,疼痛就會發作,而且疼起來就像刀割一樣,讓人直冒冷汗。為了擺脫這種難以忍受的疼痛,他四處求醫。
“很多醫生都診斷我這是三叉神經痛。”李師傅說,“吃藥、打面部封閉針、射頻治療,這些治療手段,我都試過了,但療效都是暫時的,每種治療只能維持幾個月到一年多,疼痛就又開始了。說實話,那時我都對生活絕望了,感到生不如死。”
直到有一次,李師傅無意中聽說徐礦總醫院神經外科可以治療三叉神經痛,抱著一線希望,來到了徐礦總醫院。該院神經外科主任戴如飛在對他進行檢查后發現,他的病確實是三叉神經痛,之所以十幾年沒治好,是因為他腦子里的三叉神經被一根血管壓迫所致,所以無法根除。
找到了病痛的根源,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戴如飛在顯微鏡下將壓迫李師傅三叉神經的血管解除,并在神經和血管之間放置一個墊子,糾纏李師傅多年的疼痛終于完全消失。
三叉神經痛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顱神經疾病,多發中老年人,右側多于左側,女性多于男性。疼痛反復岀現發作性、短暫性,以閃電樣、刀割樣、針刺樣、燒灼樣劇烈疼痛為特點。有的病人不能吃飯,不能洗臉,不能刷牙,甚至不能喝水,因其治療困難,疼痛難忍,被人們稱之為最痛苦、最頑固的疼痛之-,人稱“天下第一痛”。
目前常用的藥物治療、經皮穿刺半月神經節射頻熱凝術、三叉神經感覺根切斷術等治療手段都存在有效期短、復發率高、并發癥多等缺點,且都不解決根本問題。而徐礦總醫院開展的三叉神經微血管減壓術不僅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可以保留病患三叉神經功能,無明顯并發癥、手術創傷小,對病人影響小、術后恢復快,手術有效率達到95%-98%,而且術中還可以發現引起三叉神經痛少見的原因,如影像學未發現的小腫瘤、蛛網膜增厚粘連等。
2 頸動脈內膜剝脫國內先進全市唯一
今年65歲的趙大爺,高血壓多年,最近幾年來常感到頭暈,手麻。在我市某三甲醫院檢查時,醫生告訴他是腦供血不足,但經過進一步檢查發現,他的左側頸內動脈有一個長達7公分的斑塊,已經造成頸內動脈狹窄達到90%,這極容易造成大面積腦梗塞,導致半身不遂。甚至危及生命。
在聽了醫生的介紹后,趙大爺十分很害怕,一心想把這個斑塊拿掉,但跑遍了徐州市所屬大小醫院后,得到的答復都是一樣:我們不能開展這種手術,必須去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紤]到家庭生活并不寬裕,且來回花費很高,趙大爺絕望了。抱著一線希望,趙先生來到徐礦總醫院神經外科,該科醫學博士李計成熱情接待了他,并告訴他造成腦供血不足的常見原因是頸內動脈狹窄,絕大多數由于頸內動脈斑塊引起,斑塊一旦脫落,阻塞腦部血管,將導致大面積腦梗塞引起嚴重后果。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的預防措施就是手術切除斑塊。目前礦總醫院神經外科是徐州唯一能開展這種手術的科室,也是江蘇省能夠開展這種手術少數幾個科室之一,且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聽了李計成的介紹,趙大爺放心了,原來不用出徐州就可以手術治療自己的病。當天他就急忙辦理了住院手續接受手術。很快,趙大爺的手術就成功了,頸內動脈的斑塊拿掉后,他的頭暈、手麻等癥狀也隨之消失了。
3 來自同行的點贊“你們水平真高”
“嘀嘟……嘀嘟……嘀嘟……”2015年8月的一天夜晚,風馳電掣的120急救車撕破夜空,直接開進了徐礦總醫院。
“戴主任,我是蕭縣的醫生,知道您的大名,這次是直接奔您來的!您一定要想辦法救救我母親。”在徐礦總醫院神經外科走廊里,一名中年男人緊跟著正準備實施搶救的該科主任戴如飛的身后,不斷地懇求著。
今年85歲的朱老太是蕭縣人,兒子是當地的一名醫生。當天晚上,朱老太突然感到劇烈頭痛、嘔吐、意識不清,并出現瞳孔散大,隨時有生命危險。“抓緊送徐礦總醫院神經外科找戴如飛主任!”在徐礦總醫院,朱老太經頭顱CT檢查,診斷為顱內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戴如飛及其團隊分析出血形態后,經血管造影,確診病人是顱內有動脈瘤破裂。
對這種動脈瘤,主要治療方式是開顱手術夾閉破裂的動脈瘤,但對85歲的老年人來說,手術風險極大。加上朱老太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并發癥多,手術后的治療也將及其困難,但如果不做手術,病人會隨時失去生命,經與家屬充分溝通,戴如飛決定冒險一試,連夜就行開顱手術夾閉動脈瘤。經過4個多小時的緊急救治,最終手術取得了成功,朱老太的生命保住了。20天后,老太太出院時,她那作為醫生的兒子緊緊拉住戴如飛的手激動地說:“戴主任,作為醫生,我知道動脈瘤手術是一個醫院神經外科水平高低的標志。從這個手術我能看出,您能把我老母親治療恢復到這樣,說明你們水平真高,在徐州市當之無愧地屬于一流水平!”
據戴如飛介紹,徐礦總醫院神經外科每年完成動脈瘤夾閉術40余例,成功率高達98%以上。
4 “我們必須對的起這份信任”
今年30多歲的張某在我市某外資企業就職,是一個重要部門的領導。近幾個月來,他發現自己接聽手機時總是有一只耳朵聽不清楚。一開始,他并沒在意,只是改變接電話的習慣,換另一只耳朵接聽,可是后來有一次他在走路時,莫名其妙突然跌倒了,這引起了張某的警覺,急忙趕到醫院進行檢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醫生在他的腦子里發現一個雞蛋大小的腫瘤。醫生告訴張某,這叫聽神經瘤,是顱內常見腫瘤,需要立即進行手術治療。但由于此處是血管、神經富集的地方,很容易造成面部癱瘓導致嘴歪眼斜,且因為腫瘤靠近腦干,腦干受壓非常明顯,而腦干是運動和感覺傳導的重要中樞,且人體呼吸和心跳中樞也在腦干,手術風險極高。
30多歲,事業剛起步卻遇到這樣的打擊,張某瞬間感覺到眼前一片黑暗,仿佛看不到美好幸福的明天一般。拿著醫生開出的檢查報告,心情沮喪地回了家。
在家人的鼓勵下,再次樹立起生活勇氣的張某開始多方打聽名醫名院。因為手術風險極高,沒有醫院愿意冒險為他進行腫瘤切除。直至有一天,在我市某三甲醫院,一名醫生告訴他,徐礦總醫院神經外科在顱內腫瘤顯微切除手術方面成功率極高,一些如大腦半球淺表及深部膠質瘤、腦室系統膠質瘤、大腦半球腦膜瘤、顱底腦膜瘤、腦室系統腦膜瘤、神經鞘瘤、膽脂瘤、轉移瘤等,在徐礦總院神經外科室均能順利完成,療效令患者及家屬滿意,可以前去咨詢一下。
在徐礦總醫院神經外科,該科主任戴如飛及其團隊在為張某做檢查時發現,他已經因為腫瘤壓迫腦組織而造成腦積水,且與同類病人相比,他的腫瘤巨大,全切除腫瘤難度極大,手術極有挑戰性。
看著張某滿懷希望的眼神,戴如飛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助他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為此,戴如飛和他的團隊專家一起,認真研究病人病情,不斷完善手術方案,經過精心的術前準備,在完全保護周圍血管、神經和腦干的前提下,張某的腫瘤得到完全切除。
事后,有人問戴如飛,這么復雜的病情,你怎么也敢接,萬一出事怎么辦?戴如飛堅定地說:“病人找你看病,就是對你最大的信任,我們必須對得起這份信任。”
5 1萬元大于40萬元
1萬元如何相當于40萬元?這賬究竟是怎么算的?在徐礦總醫院神經外科,一切有了答案。
今年5月下旬的一天,53歲、家住銅山區馬坡鎮的王師傅正跟朋友打麻將時,突然一側肢體無力,言語不清,嘴歪眼斜摔倒在地后,人事不省。經所在醫院頭顱CT檢查后,發現他腦內有出血。
由于當地醫療條件限制,家屬急忙將病人送至徐州市區某三甲醫院,該院醫生告訴家屬,病人腦內血腫接近40毫升,必須立即進行開顱手術清除血腫,否則有生命危險??墒中g需要拿掉巴掌大的顱骨,有相當的手術風險不說,近40萬元的手術費用也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犯了難。
怎么辦?如果放棄治療,家里的頂梁柱就沒了,可不放棄治療,40萬元的醫藥費從哪來?王師傅的家人犯了愁。
經多方打聽,王師傅家人在得知徐礦總醫院神經外科對微創治療腦出血很有經驗,且治愈率極高后,隨即將王師傅轉至該院,并慕名找到神經外科主任戴如飛。戴如飛在檢查完病人身體狀況,仔細研究CT片后,認為病人生命已經十分危險,必須立即進行血腫鉆孔引流術。
在戴如飛的親自主刀下,手術非常成功,術后三天復查CT,血腫已經完全消失,短短20多天,患者便基本恢復了肢體活動正常出院。整個治療過程短,費用也低,前后花費不到2萬元,扣除農保后,家庭花費居然還不到1萬元。
腦出血是神經外科常見的疾病,發病突然,病情進展迅速,往往造成病患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后遺癥及致殘率非常高,經常給發病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負擔。業內普遍采用的開顱并去除顱骨的治療方法,需要切除腦組織,手術花費高、風險大、后遺癥多、恢復慢。
戴如飛介紹,針對這種情況,徐礦總院神經外科銳意創新,從十年前開始實施腦出血鉆孔引流的治療方案--在病人頭皮切一2公分的小口,然后在顱骨上鉆一小洞,將引流管插進血腫引流,即可達到治療的目的。這種治療方法費用低、治療創傷小、并發癥少、恢復快。現如今,經過十年的技術沉淀,徐礦總院神經外科每年接收并治愈此類患者超過100例,均效果良好。
6 溫柔一刀幸福來到
“她身體是不是有毛病啊,不然怎么生不出孩子來呢?”“長那么漂亮,要是能生,孩子一定也漂亮,唉,可惜生不下來。”
家住睢寧縣王集鎮的小孔,今年27歲,不僅人長得非常漂亮,而且知書達理,結婚后很受丈夫及家人的疼愛,日子過得比較幸福??晌ㄒ徊蛔愕氖?,結婚5年了,她一直沒有懷孕。剛開始小孔并沒有往心里去,可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鄰居們的閑言碎語慢慢傳進了她和丈夫及家人的耳里。此時,小孔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內心惶恐不安起來。
病急亂投醫。幾年間,小孔和丈夫跑遍了當地及徐州市各大醫院尋醫問藥,均被診斷為婦科病,錢花了很多,仍無任何效果。直至后來在徐州一家三級醫院就診,她才被檢查診斷出造成自己不孕的罪魁禍首是垂體瘤。該院醫生告訴小孔,如果想要孩子,就必須開顱切除腫瘤,費用約10萬元。如果開顱,不僅高額的醫藥費讓小孔望而卻步,而且頭上將終身留下長長的疤痕,這對愛美的小孔來說,也是最不愿意看到的??刹婚_顱,就沒法要孩子,看著丈夫每天期盼的眼神,小孔的內心如針扎一般。
就在小孔難以抉擇時,有人向她推薦了徐礦總醫院神經外科。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小孔來到徐礦總醫院找到神經外科主任戴如飛尋求幫助。在詳細詢問了小孔的病情,并幫她做了相關檢查后,戴如飛確定了自己的手術方式——不開顱,經鼻腔切除腫瘤。
“不要開顱,而且花費不到2萬元就能取出我的腫瘤?這是真的嗎?”當得知自己的腫瘤可以不用開顱就可以取出時,熱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經過充分的準備,小孔在顯微鏡下經鼻腔完全切除腫瘤,術后7天康復出院。出院時,她對著鏡子仔細照了好久,看著毫發未傷的頭皮,想著即將迎來新的幸福,再次流下了熱淚。
徐礦總醫院神經外科自2006年開始開展此類手術后,就再無一例垂體瘤病人行開顱手術,成為徐州市能夠獨立開展這種手術的少數醫院之一,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神經外科簡介
徐礦集團總醫院神經外科自1979年成立以來,先后開展了各種重型顱腦損傷、腦挫裂傷、顱內血腫清除術、腦積水分流手術、持續植物狀態患者的康復治療、各種顱內腫瘤如膠質瘤、腦膜瘤、垂體瘤切除術、聽神經瘤切除術、動脈瘤夾閉術、巨大腦動靜脈畸形切除術、三叉神經痛及面肌痙攣微血管減壓術等復雜手術,其中顱內血腫微創鉆孔引流術、經鼻腔垂體瘤切除術、動脈瘤夾閉術、顱內腫瘤顯微切除術、三叉神經痛微血管減壓術、面積痙攣微血管減壓術均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2009年成為徐州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
病區設置床位46張,開放床位60張?,F有醫護人員26人,在崗醫師8人,其中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4人、博士3人、碩士3人;護理人員18人,其中護理學碩士1人,本科17人,主管護師9人。年收治病人1200人次,年手術量400多臺次,其中三級及四級手術占50%以上。該科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根本的方針,不斷加強科室建設,在醫療、科研、教學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該科與美國美敦力公司和上海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合作成立了的功能神經外科淮海分公司。先后開展了頑固性癲癇、帕金森氏病等疾病的手術治療,積累了豐富了臨床經驗,取得了很好的臨床療效。
近年來,該科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一項,江蘇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計劃課題一項,徐州市科技局社會發展課題四項,參與完成國家衛計委重大課題、江蘇省科技廳社會發展課題、江蘇省衛生廳重點課題各1項,并通過省級科研成果鑒定1項,徐州市科技成果鑒定5項。開展的腦膠質瘤基因治療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獲江蘇省煤炭工業協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三項,三等獎兩項,徐州礦務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五項,三等獎三項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
專家簡介:戴如飛 神經外科主任醫師 教授 碩導
徐州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徐州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顱底腫瘤及腦血管病顯微手術治療。每年完成各種顱內手術400余例。
近年來主持及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一項、江蘇省衛生廳重大課題、衛生部重點課題“內窺鏡下顱底解剖及臨床應用的研究”、江蘇省科技廳應用基礎研究計劃課題“膠質細胞介導的轉NGF基因治療腦出血的實驗研究”、江蘇省科技廳社會發展計劃課題“顱底手術入路的研究”;主持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計劃課題“PTTG在膠質瘤中的作用及三苯氧胺對其影響的實驗研究”、徐州市社會發展課題“神經干細胞腦內定向分化治療腦出血的研究”等、徐州市社會發展課題“PTTGRNA干擾對膠質瘤細胞化療敏感性影響的實驗研究”。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鑒定1項,徐州市科技成果鑒定4項。以第一作者在國際外文期刊、中華系列期刊、國家級及省級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