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腫瘤醫院/三院頻道:惡性腫瘤讓很多聞之色變,積極地采取科學正確的治療最對抗惡性腫瘤的最佳方法。但是,腫瘤的治療方法既有手術、化學藥物治療(化療)、放射性治療(放療)、中醫治療,又有新興的靶向治療、熱療、生物治療等。面對五花八門的腫瘤診療方案,患者常常“摸不著北”,耽誤了最佳治療期。歸根究底,是因為沒有規范化的治療。
規范化治療使病人不再“摸不著北”
規范化的治療不僅體現了醫療診療的科學性、規范性,更能最大程度地保證患者利益。比如說,一位癌癥病人到醫院就診,往往是根據其他病友的推薦,聽說什么治療好就去看什么科,亦或根據經驗,自行選擇相關的科室。甚至一些醫生也沒有涉獵多學科知識,病人掛這個科,就按照這個科能開展的手段進行治療,結果患者花了大價錢,受了很多苦,卻往往得不到最好治療方法。
談起規范化治療,徐州市腫瘤醫院腫瘤內二科主任李文廣深有體會。“以往我們在治療腫瘤病人時,只要知道它是惡性腫瘤,便直接進行放療、手術、化療等治療,如今,我們在治療腫瘤病人時,首先要嚴格地對腫瘤定性和分期。比如,一位肺癌病人,我們首先通過支氣管鏡或肺穿刺進行病理的定性診斷,然后通過CT、MRI、ECT、PET-CT等方法確定腫瘤的范圍,對腫瘤進行分期,觀察腫瘤是否出現轉移。這些工作做完后,我們確定治療原則,對早期的肺癌患者采取根治性治療,比如手術;對晚期的惡性腫瘤采取姑息性治療,如放化療或靶向治療,控制腫瘤的進一步發展,從而確保病人的生活質量。”
三管齊下推進腫瘤規范化治療
徐州市腫瘤醫院規范化治療主要采取三種措施進行,一是深入開展臨床路徑,二是單病種質量控制,三是多學科協作。
1、臨床路徑實施:不斷監測、評價和總結不同患者的診療差異,及時發現診療活動和醫療管理中的薄弱環節,持續改進醫療工作,規范了醫務人員的診療行為,實現了單病種醫療服務的標準化,縮短了平均住院日,降低了醫療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醫療質量。
2、單病種質量控制:徐州市腫瘤醫院一方面根據《三級腫瘤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2011年版),結合單病種診療過程中的關鍵點,確定單病種質量控制指標,實施標準化管理。質量控制指標主要包括術前TNM分期、術前風險評估,手術方案選擇和手術并發癥預防等。每季度隨機抽取各個病種病歷10份,組織專家按照評審表單進行逐份評審,由醫務處負責匯總分析;另一方面,確定質量評價指標,包括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費用、圍手術期死亡率和非計劃再手術發生率等。
3、科學合理的綜合治療方案:為提高惡性腫瘤診治水平,該院多年來一直倡導多學科協作理念,積極開展多學科診療活動。該院在醫院內形成以病種為中心的多學科協作氣氛。根據現有醫療資源,逐步建立以病種為中心的專業化門診設置,開展外科、內科、放療、影像、病理等多學科聯合查房和聯合會診,共同討論腫瘤疑難病重患者的病情、確定患者的診斷和分期,制定專業化綜合治療方案。多學科的合作,整合了醫療資源,以優化的治療和最好的患者結局保障了患者安全。
多學科協作提供個性化診療
自2002年開始,醫院陸續建立以單病種為主的9個多學科協作組,每周定期組織多個專業的病例討論,尤其在消化系統腫瘤、肺癌、乳腺癌及疼痛與癥狀控制專業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多學科協作診療經驗。
在此基礎上,醫院積極在國內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組織了多次國內多學科研討會,推動了多學科診療模式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建立各個病種MDT,為疑難復雜病例搭建了多領域專家共同討論決策的平臺,也為患者得到更合理的診治意見開辟了路徑。專家組成員根據疾病的特點構成不同,主要包括腫瘤內科、腫瘤外科,放療科、介入科、影像專業(放射科、超聲科、核醫學科)、病理科等專業專家。多學科協作組模式把各專業知識、技能和經驗的專家聚集在一起,組建并成熟了多學科診治團隊。通過討論總結出合理的臨床診斷治療決策,為患者提供規范化、個性化綜合腫瘤治療方案。
徐州腫瘤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