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東方醫院/心理頻道:列寧說過:“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這句話很有道理,大腦是人們從事各種活動的“總指揮”、“總調度”,勞動時大腦努力地工作著,它在工作了一定的時間以后,必須有適當的休息來消除疲勞,這樣才能工作、休息兩不誤。但有的同志為了突擊完成任務,緊張地工作,夜以繼日,很少休息,這種情況若經常如此,是不可取的,長期如此很可能會患上神經衰弱。
徐州市東方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劉華介紹,有些人認為工作太繁重,尤其是用腦過度、“腦筋”或“腦力”消耗太多,慢慢地就患了神經衰弱。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一般認為長期工作繁重而且缺乏休息,兼職過多,形成角色沖突,加上個人不能左右面臨的困境,超過了神經系統所能負擔的限度,的確是引起神經衰弱的一個原因,但這僅是個外因。你看那 些勞動模范、科學家,一個人做幾個人甚至幾十個人的工作,夜以繼日,刻苦鉆研,樂于奉獻,可謂是工作繁忙,但也不能說這些同志都會患神經衰弱。
勞動的強度和時間是在神經系統所能勝任的范圍以內的勞動,這種勞動既可讓每個人發揮自己的潛能,為社會多做貢獻又不會損害其神經系統,反更有益于健全他的神經系統。過度勞動,指超越了神經系統所能負擔的限度,比如說長期夜以繼日地工作,缺乏休息,必然引起大腦皮層的過度疲勞。
工作中應提倡在大腦神經系統 能承受范圍以內的努力勞動,反對過于松懈,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混日子”的工作態度(其實這也有損于神經系統)。盡量避免“過度勞動”,工作、學習是一段 較長時間的任務,不應該急于求成,欲速則不達。有的人工作中看起來很忙,但沒有頭緒。東抓一把,西扯一下,凌亂、反復、拖沓,總是延長工作時間,但效果不大,甚至老出差錯,受到領導的批評,心里更感到委屈。若長期如此,必然帶來極大的精神負擔,于是頭昏、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接踵而來,發展為神經衰弱。
此外,工作雖十分努力,但事業上無所作為,缺乏成就感,或轉換職業,工作與所學專業、興趣不一致,工作中被動,總有壓抑感;或工作過少,單調乏味,缺乏 新穎、創新,而有枯燥感。這種工作中缺乏成就感、存在壓抑感、枯燥感,都易損害人的高級神經活動而發展為神經衰弱。
徐州心理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