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心理頻道: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懷孕是辛苦事兒。按道理來說,分娩后,新媽媽可以卸下一半包袱,應該感覺比較輕松才是。但是有些產婦卻出現了產后抑郁。這可能和產婦的內分泌有關。遺傳因素、妊娠期負性生活事件多、缺乏分娩知識、畏懼母親角色、分娩方式等都可能對產婦造成影響,導致產后抑郁。
擁有愛情的結晶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然而有些女性卻會在產后出現了抑郁,那么患上產后抑郁癥的原因是什么呢?聽聽徐州精神病院(南湖醫院)常余善介紹。
1、內分泌因素 在妊娠分娩過程中,體內內分泌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產后24h內,體內激素水平的急劇變化是產后抑郁癥發生的生物學基礎。研究發現,臨產前胎盤類固醇的釋放達到最高值,病人表現情緒愉快;分娩后胎盤類固醇分泌突然減少時病人表現抑郁。而且,產后孕激素下降,增加了產婦產后抑郁的可能性。
2、遺傳因素 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別是有家族抑郁癥病史的產婦,產后抑郁的發病率高。
3、妊娠期因素 研究表明,孕期的負性生活事件越多,產婦患抑郁癥的可能性越大:負性生活事件包括失業、生病、先兆流產等,是促發抑郁的重要誘因。另有報道顯示,產前情緒不穩定、有經前緊張綜合征者發生產后抑郁癥者較多。
4、分娩期因素 我國的初產婦缺乏對分娩過程的認識,過分擔心分娩過程的疼痛,對分娩存在著緊張恐懼心理。有研究顯示,分娩過程中的心理緊張會導致神經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機體變化,可致子宮收縮乏力、疼痛敏感、產程延長,導致難產、出血增多,進一步加重產婦的焦慮、不安情緒,使產后抑郁癥的危險性增加。
5、畏懼母親角色 大多數產婦都是第一次做母親,對母親角色缺乏認同,對自己的母親角色產生沖突和適應不良,無法克服做母親的壓力。
6、分娩結局的影響 孕婦對不同的分娩方式存在不同的擔憂,剖宮產和自然分娩相比較,剖宮產對心理影響較大。同時不良的分娩結局,如死胎、死產、畸形兒及產婦家庭對嬰兒性別的反感等,是產后抑郁癥的誘發因素。在我國廣大農村,傳統的封建意識根深蒂固,對生女孩的產婦來說,心理壓力更大,這也是引起產后抑郁癥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