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天使風采:浩渺銀嵐平舊陌,瀟然正氣容天地。丈夫若為豪情志,甘做天山佑挺松。——記援疆專家邱小松。
邱小松 副主任醫師 急診醫學科
男,漢族,學士,副主任醫師,1981年11月生,江蘇徐州人。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急診重癥醫學科秘書,任克州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學分會危重病學組委員,徐醫附院急診ECMO團隊核心成員。擅長嚴重多發傷、重癥肺炎、ARDS、 膿毒性休克的救治以及高級血流動力學監測、重癥超聲,組合式血液凈化、床旁纖支鏡、ECMO等技術。在教學工作中參與《重癥醫學》《急救與救援醫學技能》教材的編寫。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SCI論文一篇。
自江蘇省第三批“組團式”醫療援疆專家在克州人民醫院開展工作以來,求真務實、甘于創新。在重癥醫學科(MICU),只要有重癥患者的救治,必有他的身影在;只要有學術性的討論,也必有他的身影在……工作中,他是援疆專家,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深受同事敬佩;工作外,他是娛樂“專家”,學習新疆風俗文化,和同事打成一片,他就是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急診重癥醫學科援疆專家邱小松主任。
勇挑重擔、填補空白
近日,克州人民醫院MICU接到一名肝硬化患者,鞏膜及全身皮膚粘膜明顯黃染,出現肝功能衰竭表現。援疆專家邱小松主任查房后給出治療方案,采用目前先進的雙重分子血漿吸附(DPMAS)聯合血漿置換(PE)方案,緊急為患者進行了治療,填補了克州醫療技術上的這項空白。
敢給病魔點顏色看看
這幾天克州人民醫院MICU接診了一名特殊患者“小紅人”:患者服用化學染料,導致急性中毒。其全身皮膚粘膜、小便、大便均為橘紅色,最危急的情況是反復發生惡性心律失常,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并出現室顫,預示著患者隨時可能心臟驟停死亡。援疆專家邱小松主任得悉此患者情況后,發現此類中毒較罕見,化學染料成分復雜,家屬也無法提供其詳細成分。邱小松主任當機立斷,采取組合式的血液凈化方案(CRRT+HP)治療。經過72小時連續CRRT+間斷串聯血液灌流(HP)的組合式的血液凈化策略,患者的心律失常逐步消失,各臟器功能逐漸好轉,“小紅人”逐步褪去顏色,變回原來的樣子,目前已康復出院,此組合式的血液凈化方案(CRRT+HP)在克州人民醫院也是首次應用。
生死瞬間盡顯醫德高尚
2020年5月16日MICU接診一名呼吸科轉入的年輕女性患者:患者突發呼吸心跳驟停,值班醫師迅速心肺復蘇、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經約10余分鐘搶救,患者心跳恢復。江蘇援疆專家邱小松主任了解患者病情及搶救過程后,邱主任迅速查看病人情況,利用床旁超聲對患者心臟驟停的原因進行逐個篩查,進一步仔細詢問病史及查體,初步診斷患者為:席恩綜合征(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綜合癥)。患者心跳呼吸驟停復蘇成功,目前核心是神經系統功能保護。邱主任立即對大家講解了標準化的目標體溫管理(TTM)和實施具體方法,并同科室醫護人員一起為患者實施TTM,同時制定了詳細的復蘇后綜合征治療流程,以及針對原發病的治療方案。目前患者仍在積極救治過程中。
在采訪邱小松主任時,他說道:“重癥科室里病人病情變化快,隨時危及生命。對重癥醫務人員必須高標準、嚴要求,敬畏生命施仁義。我對援疆工作最深情的告白莫過于三個字,我愿意!”。來自江蘇省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EICU邱小松主任,在克州人民醫院MICU開展醫療援疆一個多月來,屢創奇跡,填補克州人民醫院多項醫療技術空白,體現了援疆專家優秀的職業素養、高度的責任意識、嚴謹的工作作風、高尚的品格風范,豐富了醫院的精神文化內涵,為醫院的全體醫務人員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持續為克州人民醫院打造出一支帶不走的醫療專家團隊。
江蘇省第十批援疆干部-徐醫附院
麻醉科 副主任醫師 李登峰
急診ICU 副主任醫師 邱小松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